我跟你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没有你那么严重。作为一个男的说自己心理脆弱感觉自己特矫情,但问题确实真实的存在。我曾经在过年家庭聚会上试探性的给家里人说过家庭环境对我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但是开头都没讲完就被我哥 &们:哎呦,一大男人……矫情……我特尴尬甚至觉得自己挺无耻的,就再也不敢向任何人说起了。但有些事情可能真的会被渗进骨髓里吧?我到现在一看到有人吵架大声的吼叫,我都害怕,是真的打心眼里怕,但是理智和经验又会让自己知道其实并不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可是心里还是静不下,脑子里是懵的,总想跑,是真的一秒都不想在那种气氛里待,想躲,完全不知道在吵架的环境里该怎么办。还有更荒唐的是,我到现在为止都看不了家长里短的电视剧。因为,里面到处都有夫妻,婆媳,亲戚,邻居因为各种矛盾吵架的桥段,从他们家庭战争开始前,我心里就会特别的不舒服,准确点应该是怕,焦虑。我知道根本跟我没关系,但就是害怕,所以,我从来都不敢看。生活里,我感觉自己对别人情绪的感知能力特别强。只要别人叹口气,或者一个眼神我都知道别人是不是生气或者讨厌我。心态也特别容易受影响。我也希望自己神经能稍微迟钝点,但是却永远无法控制自己。所以,总是快乐不起来。说句可能不像人说的话:我对任何人都没有那种特别亲的感觉。不是不想是真的亲不起来,我脑子里甚至想不起来有谁能让我觉得特别温暖。我特别想和我有骨血关系的人打心里面亲一点,但就是做不到。可是,时常又很在意他们对我的看法,包括我认识的人。这真的很奇葩,很矛盾。我家几十年里只有一个矛盾存在。我妈打有我起就开始信教,是被她姑姑传教的。反正我有记忆开始我爹妈就总是在为我妈去信教打架,吵架,打架,吵架……我妈隔两三天就会偷偷去信教,晚上我爹一进家门直接就从门后面把“杨高”(一种抛树根用的锄头)拿出来吼着骂着脏话打我妈,我妈就一边哭一边跑,躲到门后面。我和我小哥就跟在后面哭着求着:我不敢了,我不敢了……爹,我不敢了……可是这又不是我们犯的错,为什么要说我不敢了?可能这就是小孩子害怕到极致的言语失控吧。然而,事情过后两三天又会重来一次。还有更可恨的是,他们俩经常晚上不在家。一个跟教会姐妹信教去,一个跟别人家修车。我们村的家户都住的特别散,左右无邻居。我和我小哥就会特别害怕,不敢在屋里睡觉也不敢在屋里呆着。两个人跑到外面大声的叫:爹~妈~……刚开始声音特别大,音特别长,中间喊着喊着两个人就带着哭腔开始了,再到后来就变的特别短的叫声:爹,妈……没了长音。每次都要喊到十点多然后两人实在熬不住了就跑回去,用木棍把门顶住被子蒙着头睡觉。后来,我小哥升初中住校后,这种晚上在外面哭叫的就只剩我一个人了。至今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想起来会哭的一个情景是:晚上风特别大,我在土坡挖了个坑生了堆火,哭不动了,喊不动了,然后跪下不停给月亮磕头,嘴里说我错了我错了让他们回来吧!可其实我不知道我错在哪里了。拜月亮那么多次没效果的原因可能是我每次拜完之后老是回头看身后怕有什么。后来我也上初中了,住校了,好像逃出生天了。其实,家里的样子还是没变过,只是他们年纪大了,动手的次数可能减少了,但是骂对方的话一点没少。我妈被亲戚劝了几十年,但她嘴上说着不信了不信了,但两三天又走了。渐渐地我们也都从心里放弃了,不劝了。我曾想过尾随她到教会拿着枪把他们的人都突突死,现在回想还挺幼稚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以前总以为“天将降大任予斯人也……”我受这些苦,长大后肯定会特别牛逼或者超凡脱俗的。事实是我现在生活工作都特不好,感觉对很多事无能为力,也比我们村的同龄人落后很多步。别人都在正常的轨道上,交友,结婚,生子,生活。我却一直游离在正常的辊道之下感受不到生活。很多事我们也许真的无法改变吧!这也许就是命,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没的选择,也无法从头再来一次。心理问题最悲哀的一点是,哪怕我今天在这里说再多,收获再多安慰,依然无法改变长达数十年的恶劣家庭环境给予我的性格和心理属性。长大后,跟父母埋怨过小时候不过我的事。我妈总说:不管你?不管你,你是怎么长大的?哈哈,对呀!给了我一次在世上活一生的机会我还想要什么呢?别奢求太多。每个生命有每个生命的运行轨迹,这就是命吧!怪不得任何人。9岁的妮妮是个性格十分敏感的女孩子,她平时在班级里总是显得默默无闻,不会去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不会去主动表现自己,看起来很平凡。但其实小时候的她已经开始展露了过人的语言天赋,3岁便已可以独立看书阅读,7岁就可以写出很流畅的故事,吟诗颂词对她来说更是小菜一碟,但她却从来没有向别人炫耀过。
妮妮的妈妈也很为女儿的性格发愁,因为孩子心思过于细腻,总是喜欢想很多,怕别人说三道四,怕做不好令父母失望,怕自己失败,所以从来不去参加任何比赛,也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总是喜欢心事重重地独自一个人。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曾跟她深入交谈过,发现她总是不自觉地想太多,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因此很难走出内心对自己的那份质疑。
很多老一辈会把这样的孩子叫做“心思太重”,意思就是孩子思想过于细腻,总是被一些细节之处牵绊住,难以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孩子会出现“想得太多”这样心理呢?一、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心理的原因
1. 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
有很多父母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高要求,稍微有一点做的不好就会引来父母的不满和批评,这种巨大的压力会使得孩子害怕尝试害怕失败,总是容易想得太多,抱着悲观的态度面对问题,怕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而让身边人失望。
2.对自己不够自信
很多孩子从小因为种种原因会产生一些自卑心理,比如说家境贫穷、相貌丑陋或者经常被人嘲笑等,这样的孩子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否定之中,因此对自我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因此会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令别人失望。
3.性格敏感
有部分孩子天生便是性格敏感,他们善于观察事物的细微末节,并且喜欢通过这些细节进行联想,但这份细腻的心思却令他们非常容易思虑过多,在遇到问题的时侯会显得畏首畏尾没用勇气进行尝试。
孩子“想得太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思虑过重的现象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尽量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避免他们变成这样。二、如何避免孩子变成这样?
1. 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感
首先身为父母要懂得跟孩子进行沟通,及时帮孩子排解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建立起一种安全感,使得他们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问题。同时作为父母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感,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就严厉批评,而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