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就是改变,大的改变,这次的改革就是原先7年的不算数了,得按照积分来了(当然这是我的理解)
2.只有户籍制度取消了,在上海生活的人才会不被一纸户口限制各种福利特别是子女学习、高考
3.不足就太多了,比如制度制定的只是给你提供框架,能不能被批准是没有准则的。各种执行单位也大多程序化,脸谱化,没有真心替你着想的角度。以我个人为例。从来上海就办了临时居住证,到13年已经6、7年了,去年突然搞积分制,重办了居住证之后,一直不能申请积分,单位的人事一直说等等,等到居住证快过期,去社区打算续办的时候,才发现居住证在14年初因为不知名的原因被不知名的单位注销,打了962222问原因,2天后告诉我已经恢复了,问为什么注销我的居住证,答说不知道,口气是给你恢复就不错了,还追问什么原因?!居住证恢复正常后心想,这下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我了吧?总算可以正常办理积分了吧?
凑齐各种资料,人事答复我又被人才中心拒办。原因是我的档案和户口所在地不一致,调档只能从户口所在地调。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得把档案迁回户口所在地,上海这边才能调档;但户口所在地愿意给你迁档案的前提得你在户口所在地有工作单位。老子现在人在上海工作,要不也不会去办什么上海的居住证积分,那我哪里来的户口所在地单位来帮我把档案迁回到户口所在地?!
#
985、211毕业的程序猿看了好些个答案,老觉得像在看别人的故事,魔都不清楚,但在帝都,其实年薪十万已经是很多职业的收入天花板。你要是自己创业开个小公司,两三千都能招到员工。所以说,你们这些动不动一毕业就年薪二三十万的程序猿怎么能理解另一类人的绝望呢。————————————PS:补充一下。关于大城市是否对年轻人关上了门,我觉得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大城市的包容度是很高的,你月入两万也能活,月入两千也能活,区别在于你是追求生活,还是追求生存。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工资只有两千,后来涨了一点,但也一直上不去,直到从出版业跳到了影视行业,才好了许多。所以我个人对职业收入天花板是感触很深的,很多收入不高的年轻人,未必是不努力不上进的,而是职业、行业、机遇制约了收入水平。之所以原答案吐槽程序猿,是因为知乎上程序猿很多,大多工资也都还可以,但还是常常看到他们提出诸如年入十来二十万买不起房很迷茫痛苦此类的问题。而我想说的是,当你们纠结能否在大城市买房的时候,还有很多跟你们一样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择业方向不同,至今还在温饱线挣扎求生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智商平均线,手腕不够硬,心肠也不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但他们还是每天坚持从六环的农村坐公车到地铁,再挤上地铁往公司赶,内心焦虑,却不言放弃。所以说如果年薪二三十万的年轻人都觉得大城市难混,那么年薪仅四五万的年轻人还要不要活呢?评论区里有人说不要抱怨,我没有抱怨,只是陈述现状。评论区里还有人说收入低就不要待在大城市。而其实这一点也是大部分人忽略的,老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是退路。如果你的父母只是农民,你退回老家,没有本金让你做点小本生意,又没有人脉帮忙介绍工作,那么你在大城市从事的职业,大多在小县城都匹配不到,所以你的下场很可能是去商场当导购、饭店做服务员等,工资可能仅仅只有你在大城市的一半,甚至更低,但除去房租,其他的消费完全是跟大城市差不多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不再年轻,处境可能愈发尴尬。所以不要再不疼不痒地说什么大城市混不好就退回老家之类的话了,你在老家有后路,其他人未必有。最后我想说一下这批在大城市混不好的年轻人的未来。我想可能有两种出路,一种是多混几年真混好了,但这种情况不多。第二种比较大众,就是努力攒点钱,然后三十来岁回到老家所处的省会城市(如我老家是湖南,所以未来可能回长沙,长沙房价还是可以接受的)买房、结婚。因为年龄的增大,工作经验的积累,想必那时在二三线城市找薪水稍好的工作也会比年轻时候容易很多。& 生活是这样子,不如诗,转身撞到现实,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