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挂靠这事儿,不少人觉得是条捷径——没工作想保社保、想凑年限买房落户,都想找个公司“挂靠”。但这看似方便的操作,背后藏着不少坑,最近就有几个案例让人警醒。
第一个坑是“钱交了,社保断了”。杭州的小林找了家“挂靠公司”,每月打钱过去,结果半年后查社保记录,发现只交了前两个月的。联系公司时,对方电话不接、微信拉黑,到注册地址一看早没人了。这种情况报警都难,因为挂靠本身就不合规,警方很难按诈骗立案,最后只能吃哑巴亏。
第二个坑是“背锅”。广州的张先生帮朋友的公司“挂靠”社保,朋友说只是走个形式。后来公司被查偷税漏税,张先生作为“在册员工”被牵连,不仅配合调查跑了好几趟,还影响了自己的纳税信用,差点耽误了房贷审批。原来公司用他的信息做了虚假工资表,他成了“影子员工”。
第三个坑是“资格白攒”。王女士挂靠社保是为了在上海落户,连续交了3年多,结果申请时被驳回。社保部门核查发现,她的社保缴纳单位和个税申报单位不一致,属于“虚假就业”,之前的年限全部不算。更麻烦的是,这种记录会被存档,以后再想通过正规途径落户,难度直接翻倍。
可能有人说“我找熟人挂靠,应该没事”,但去年深圳就有个案例,一对夫妻用自家公司给亲戚挂靠社保,被查后公司被罚款5万元,还影响了企业信用等级,招投标都受限制。
其实现在正规渠道很多:没工作可以交灵活就业社保,待遇和职工社保基本一致;短期过渡的话,部分城市允许以个人身份续交;落户、买房需要的社保年限,正规单位的兼职、实习也算数。
社保是给自己的保障,别为了走捷径冒风险。你身边有人试过社保挂靠吗?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