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二胎放开前生育的二孩,可以申请天津的积分落户吗?
可以申请。
国家实施全面二胎政策后,各省市均对本地区的相关地方法规进行了修订。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于3月21日回复相关问题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我市积分入户计划生育情况审核工作亦进行了调整,生育两个子女的均可以申请。
2.社保没有断,中间换了一家公司,不符合申报条件?
《天津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在申报条件中仅要求“在本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1年、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天津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实施细则》(市人力社保局)则在第七条明确提出:用人单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居住证积分,应当提交下列必要材料:申请人在本单位连续缴纳1年以上的社会保险费证明。
&
即,这一年的社保应该是由为申请人申报积分落户的单位缴纳的,若申请人刚刚更换了一家公司,在新公司缴纳社保不足一年则不能申报积分落户。在这里提醒大家:有积分落户打算,近期(一年内)不能更换工作单位,跳槽需谨慎。
3.资格证书是在外地考的,能加分吗?
能加分,但需要在津参加复核。
如果申请人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是由天津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核发(包括国家部委、行业协会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其他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则需要填写《异地职业资格证申请复核表》(因需要填写“预约编号”,所以需要先预约,再填写此表格),在预约日期提交给人力社保局窗口。
之后,由天津市相关机构负责安排复核考试,申请人在窗口提交材料后应关注考试通知事宜,请申请人按时参加。通知方式:电话、短信等方式,申请人应保持手机畅通,因提供联系方式有误所造成的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考试后,成绩合格予以确认积分;若申请人未提交《异地职业资格证申请复核表》导致无法考试,则视为考试成绩不合格,相应的积分也就不能加。
4.想考个证书加分,哪些算紧缺职业,怎样才能加分?
今年的紧缺职业(工种)目录日前已公布,申请人可前往天津市居住证积分专栏“办理指南”栏目中查询、或官网查找观看。申请人可按照该目录选择考取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按规定:经确认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标明的职业(工种)名称,与现行天津市《年度职业培训成本及市场需求程度目录》相比较,二者名称一致,并且与当前工作岗位相符,则可按照相应的紧缺程度计算积分。
同时需要申请人本人提供《岗位承诺书》,承诺当前的岗位与资格证书(工种)一致。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证明书》,证明申请人正在从事该职业工种。而且申请人的资格证书(工种)与用人单位营业执照批准经营范围还需相符。
5.不在天津工作,想在天津落户,xx楼盘称买他们的房子能落户,是真的吗?
买房落户政策其实就是指天津之前实行的蓝印户口政策,即对在天津投资、购买商品住宅的外省市人员,经公安机关批准登记后获得加盖蓝色印章表示户籍关系户口凭证的政策。
不过这种政策已于2014年5月份取消,从当时媒体的新闻报道就可见一斑:《天津蓝印户口取消引当地楼市波动或致量价暴跌》、《天津将于5月底取消蓝印户口政策,积分落户将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现在天津绝对没有买房落户政策,打出这个旗号的楼盘肯定是为了吸引人们购买,但是能否真能落户则要看该房产公司后期通过什么方式运作,比如通过积分落户或人才引进等方式。
6.现在办理的户口是红印户口吗,跟天津人的户口有什么区别?
蓝印户口已取消,自然与其对应的红印户口也就失去了存在意义。现在天津审批、办理的所有户口都是正式户口(也就是以前蓝印户口时代提到的“红印户口”);
既然是正式的天津户口,那么当然跟土生土长的天津人的户口一样了,买房、购车、补贴、子女上学等等全都一样。
&&
薪水?待遇?价值观认同?海归在找工作的时候,想找的到底是什么?
& 日前,智联招聘发布《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站在评价雇主的角度,或许能更深层地读懂求职者的选择与偏好。而对于广大归国留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以更好地面对职场,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
& 一找: 认同企业价值观
& 今年是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的詹文回国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回顾自己找工作的经历,詹文告诉记者,企业的价值观是她最为看重的因素。
& “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工资待遇是两码事。”詹文说。“对我们来说,当真正认可一家企业秉承的价值观或者真正尊重它整套企业文化的时候,我们会更愿意继续做下去,哪怕别的公司可能待遇更好。”
& 就像智联招聘CEO郭盛在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上所说的那样,如今对企业内部的共生而言,拥有共同的信仰非常重要,即价值观要一致。“现在员工对企业是非常挑的,‘90后’‘95后’非常挑,员工要看到公司的价值观和自己的一致。目前95%的员工选企业的时候会把价值观一致作为非常重要的选择标准。”
& 对价值观的考察也是相互的。郭盛表示,于企业挑员工而言,以前是着重看技能,后来是看重素质,现在更多的则是看动机,动机就是价值观。企业与员工想要共同发展,共同的价值观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有时这些价值观甚至会落实到非常实在的层面上,比如能不能带着宠物、周末要不要加班,等等。“这是工作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具体的价值观问题。”郭盛说。
&
& 二找:
& “面包、牛奶”是基础
&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年龄段求职者所看重的雇主文化、价值观虽各有偏重,但总的来说这些诉求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求职者所欣赏的企业价值观正在趋同。“‘诗和远方’‘牛奶面包’……这些可以兼得。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在一起工作,实现良好的团队配合。同时,公司要有合适的组织机制、报酬机制、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好工作,实现良好的社会价值。”
& 事实上,在发布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报告》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大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收入呈现逐年攀高趋势,大学生预期收入达到6884元,比高出300余元。
& 如今不少年轻人具有非常强烈的企图心,也认为自己可以创造更大价值,因此追求高回报。不过,同时提醒,现实工作中,当自身实际工作技能与企业所具体要求的技能匹配出现问题时,很可能就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
& “有时在工作中遇挫,也可以转化为动力。无论是本土毕业生还是海归,如何提升自己以更符合企业的技能要求,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些值得深入思考,也需要引导。”说。对海归毕业生来说,也应学会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价值观,来预判自己可能对企业产生的价值。
& 三找:
& 理想城市展抱负
& 回国伊始,选择在哪座城市开始就业或创业生涯,将直接影响自己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发展路径。相较北上广深,杭州、成都、南京、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如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对于吸引人才来说,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只是GDP的竞赛,一座城市全面的“品牌实力”更为重要。
& 有的城市历史悠久、有的城市青春洋溢、有的城市高校林立……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气质,也会吸引投缘的海归慕名而来。在今年的“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中,首次从“雇主”的角度来观察城市在人才吸引、保留和发展中的表现,从人才的流动和活力角度去衡量城市品牌的影响力。
& 不仅关注城市的引才政策,同时观察一个城市的人才保留和发展情况,或许会为许多海归求职者提供更多参考。
& 通过大数据分析非本地户籍人才离开该城市的可能,即可统计出当年该城市非本地户籍求职者投递外地城市的人才比例。当这一比例较高时,表明该城市人才流失风险较高,人才保留较差,反之则表明该城市人才保留较好。数据分析来看,千万以上人口城市的人才保留情况最好,流失率仅为 14%。对于人口数在500万—1000万级的城市来说,这一比例为18%;对于人口数在100万—500万级的城市来说,这一比例为15%。
& 以非本地户籍人才流失率仅为7.04%的成都来说,在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建立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牌“蓉漂”,并围绕“蓉漂”人才工作品牌开展了一系列口碑和效果显著的工作。凭借引才留才实实在在的诚意,成都曾位列“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名,仅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后。而在此次评选中,成都、宁波、青岛、无锡、广州市海珠区和苏州高新区共同位列最佳引才城市榜单,或许,更多海归人才正在前往这些城市的路上,怀揣梦想,期待大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