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都已发布居住证转常住人口户籍的政策基本确立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北京发布《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都已发布居住证转常住人口户籍的政策基本确立。 根据现有政策,北京、广州、深圳三地都选择了积分落户的方式,而上海则

北京发布《北京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征求意见稿&)。北上广深四大城市都已发布居住证转常住人口户籍的政策基本确立。

  根据现有政策,北京、广州、深圳三地都选择了积分落户的方式,而上海则是对居转户实施条件管理。

  尽管四地管理方式不同,但社保缴纳、稳定居住就业等要素均为这些城市居转户的必要条件。从落户难度上来看,北京、上海两地居转户难度较大。以社保缴纳年限为例,北京上海要求连续社保缴纳年限至少7年,而广州要求4年,深圳则并未做出要求。

  鼓励创业人才落户

  从基础条件上来看,除了上海以外,其余三个城市都对居住证转户口的申请年龄做出了要求,45岁-48岁将会成为在除了上海以外的一线城市落户的年龄门槛。

  事实上,对于希望在一线城市落户的人而言,社保缴费年限是其较难达到的条件。北京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与上海一样的7年社保缴费年限,远远超过广州的4年。而深圳则并未对社保缴纳年限做出要求。

  由于上海对居转户实施条件管理,因此,相对其他积分管理的城市而言,上海在基本条件中就对职称和个人所得税做出了规定。

  根据上海市的要求,申请人需在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同时评聘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对应。而这些条件在其他城市的居转户政策中主要体现积分指标中。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撰文指出,北京导向指标与基础指标合并打分,并且赋分很高,基本上排除了缺乏导向指标的申请人转为户籍的可能。北京的积分落户政策不仅远远难于上海,居住、就业受到的约束和不确定性也远大于上海。

  所谓导向指标是指北京在一线城市居转户中普遍要求的文化程度、技术能力、职业资格或职业工种、社会服务、纳税等要求以外,还要求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相关的积分指标。

  其中,城六区转移至郊区就业加分,而在《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就业则扣分。

  除此之外,创业创新人才在各地均得到& 优待&,北京对创业创新人才有较高值的加分,而上海则对科创人才缩短居转户所规定的必要的社保缴纳年限,在上海近期出台的科创中心人才政策中,居转户年限最短可以由7年缩短至2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裕民认为,北京和上海对高端人才更加开放,而深圳和广州则侧重于吸引技工型人才。但城市户籍只对高端人才开放不是完善的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比户籍本身更重要。

  普遍进行总量控制

  除了深圳外,一线城市普遍实施对居转户指标的总量控制。

  根据《征求意见稿》,北京市政府将根据年度人口调控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落户分数线。同时根据申请人积分情况和落户分数线,初步确定年度积分落户人员。

  这意味着,积分分数将根据申请人数的积分排名和每年的限额来决定,申请难度随着申请人数增多而加大。

  上海对居转户实行总量控制,在人数超过总量控制目标时,将会实施轮候措施。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每月通过上海居转户的人数大概在400人左右,最新一次为488人,且多为大企业和国企人员。

  & 大企业和国企人员一般社保缴纳较为稳定,且这些企业往往有鼓励员工参与职称考试的传统,因此更容易达到上海市的条件。&一位熟悉上海市居转户政策的人士表示。

  而在总量控制之下,对于持居住证的非户籍人口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各地也有所区别。

  上海为居住证持证人可享受子女义务教育、证件办理、基本公共卫生、资格评定等公共服务。同时,上海为居住证持证人设置了积分制度,满足标准分(目前为120分)的持证人则享受除低保、经济适用房以外与户籍人士等同的福利待遇,例如子女参加上海高中入学考试和在上海高考、配偶及子女参与本市社保等服务等。

  而根据《广东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居住证持证人在同一居住地连续居住并依法缴纳社保满5年、有稳定职业、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其子女方可与户籍学生同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

  而北京居住证持证人享有的相关公共服务和便利,目前尚未公布,具体办法由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聂日明认为,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并不依靠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和积分落户根本目的在于控制人口,户籍以及为获取户籍而必须的社保缴纳年限在居住证和积分落户中的广泛使用,已经开始阻碍了劳动力的跨省自由流动,日益侵蚀全国统一的市场格局,势必影响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但居住证对于促进户籍制度消亡仍可作为次优策略。

  叶裕民则指出,出于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治理环境污染的考虑,控制人口和户籍是必要的,不过人口控制的关键还是控制产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针对国内人才最为关心的直接落户政策,《实施办法》就五类人才不同情况进行了明确。对来沪创业人才来说,在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须经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备案)首轮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或者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2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在企业连续工作满2年的,可以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若想在沪直接落户,需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须经上海市技术转移协会备案)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2年,且为最近3年累计实现5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5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则需满足两项条件,分别为本市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且已经完成在本市投资累计达到3000万元;企业高级管理、科技和技能人才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个人所得税累计达到100万元,可直接落户。

《实施办法》对企业家在直接落户政策梯度上进行了突破,但也需同时符合四项条件,分别是:运营本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不低于10%的创始人;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0%以上,且上年度应纳税额不低于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符合条件人才最快可2年居转户

除了规定了一系列可直接落户的条件外,《实施办法》还在国内人才居住证转户籍政策上有所突破。以创业人才为例,在沪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2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居转户累计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5年;获得科技企业孵化器或创业投资机构首轮创业投资额500万元及以上或累计获得创业投资额1000万元及以上(须资金到位并持续投资满1年)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的创业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满1年的,居转户累计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3年。

同样,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1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1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3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居转户累计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5年;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1年,最近3年累计实现2000万元及以上技术交易额(技术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不少于3家且不是关联企业,技术合同履行率达到70%及以上)的技术合同第一完成人,居转户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3年。

对在沪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连续2年担任副总裁及以上的高级管理人才,最近3年内累计24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居转户累计年限可以由7年缩短为2年;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最近4年内累计36个月在本市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且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合理对应的,居转户累计年限可由7年缩短为5年。

来沪创新创业可直接获得居住证积分

为鼓励各类人才来沪创新创业,《实施办法》还从居住证积分政策上给予国内人才便利。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创业人才,在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须经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备案)连续满6个月的本市企业中持股比例不低于5%,企业入驻孵化器期间,将可直接积120分;创新创业中介人才在本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中连续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满6个月,可积120分。

对于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凡最近3年内累计24个月在沪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等于本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也将积120分。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