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
-
【理响中国·一线探新】科技+产业,如何实现1+1>2?——成都未来科技城的创新蝶变
编者按:低空经济振翅高飞、商业航天擎空宇宙、具身智能精彩亮相、量子科技破界探索……近年来,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于巴蜀大地的“科创之城”——成都未来科技城。作为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
2025-06-22 00:03:17 -
2023年消息,地球离“银心”越来越近,竟比1985年前进了2000光年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3年《每日邮报》发布了一则消息,说地球距离银心黑洞竟比1985年所得出的...
2025-06-22 00:03:14 -
距离太阳45亿公里,连病毒都无法生存,海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海王星是太阳系最远的巨行星,距离太阳约45亿公里,是一颗冰冷、狂暴的气态巨星。它以深蓝色外观和神秘气质吸引着天文学家,极端环境让任何已知生命,包括病毒都无法存活。海王星直径约49,...
2025-06-21 20:03:28 -
从舞台到客厅:宇树科技创始人谈中国机器人产业迭代
6月19日,中国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视频截图)。新华社记者 刘铭翔 摄新华社杭州6月20日电 题:从舞台到客厅:宇树科技创始人谈中国机器人产业迭代新华...
2025-06-21 16:03:20 -
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613期】6月1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围绕“自立自强发展载人航天”与中外记者交流,分享他们...
2025-06-21 16:03:09 -
从舞台到客厅:宇树科技创始人谈中国机器人产业迭代
6月19日,中国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视频截图)。新华社记者 刘铭翔 摄新华社杭州6月20日电 题:从舞台到客厅:宇树科技创始人谈中国机器人产业迭代新华...
2025-06-21 12:03:30 -
宇航员用什么拍大片?尼康Z9太空探索的影像先锋
你有没有想过,在离地球几百公里的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用什么相机拍宇宙大片?2025年5月12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引发摄影与航天领域的广泛关注。文章中,70岁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2025-06-21 12:03:22 -
北京平谷区:特色节庆与科技赋能 共绘“诗与远方”新图景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民生无小事工作室】30余种特色南瓜悬挂在藤蔓上,从重达100余斤的“巨无霸”到仅手掌大小的“拇指精灵”,从金黄渐变的“彩虹南瓜”到通体雪白的“玉玲珑”,丰...
2025-06-21 12:03:21 -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成立,系东城区首所“科学”命名校
6月20日上午,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科学教育推进会上,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科学实验学校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东城区第一所以“科学”命名的学校,核心特色在于深度整合科研院所、高校、博物...
2025-06-21 08:03:22 -
新华深读|年轻人为啥扎堆景德镇?
新华社南昌5月28日电 题:年轻人为啥扎堆景德镇?新华社记者在“北漂”“沪漂”之外,一个新的形容大规模流动群体的名词在互联网流行——“景漂”。数以万计的年轻人扎堆到江西景德镇就业、...
2025-06-21 08:03:19 -
综述丨2025年,哪些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值得期待?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综述|2025年,哪些全球重大科技进展值得期待?新华社记者 罗国芳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从量子计算到生物技术,从太空探索到绿色能源……科学与技术的发...
2025-06-21 08:03:15 -
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大篷车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三进” 首发活动(南疆站)走进麦盖提
5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大篷车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三进”首发活动(南疆站),携手第六届“中国飞天梦——科...
2025-06-21 08: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