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观测宇宙只是一部分,科学家认为,真实的宇宙是无限延展的平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试图解开宇宙的奥秘
现在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并且太阳只是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之一,而银河系也只是宇宙数万亿个星系之一。
但这些已知的数据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未知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我们的宇宙在最宏观的层面究竟是什么形状,它又是否存在边界呢?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现在看到的这个宇宙叫可观测宇宙,是因为光速限制而存在的一个特定的时空,在这个以地球为观测中心半径465亿光年的球形时空内,哈勃望远镜至少发现了2万亿个星系,且它们的分布密度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均匀的。
基于这种各向同性原理,天文学家认为可观测宇宙之外的未观测宇宙,其星系密度分布也是规律的,唯一的问题是由于未观测宇宙的星系距离地球太远,它们发出的光在宇宙诞生138.2亿年后的今天还没来得及飞到地球,所以对于可观测宇宙之外的范围大小,天文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
日本的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理论,他们使用人工智能整理了通过观测宇宙微波背景得到的天文数据,然后发现宇宙可能有三种形状,即平直无限延展,封闭球形,或者马鞍面。
在目前已知暗物质和暗能量占宇宙95%,且暗能量还在让宇宙加速膨胀的情况下,NASA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无限延展的平面,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几千万光年的尺度上都是180度,而如果宇宙是一个闭合球面或或者半开放的马鞍面,三角形的内角和就会在千万光年的尺度上变得小于180度或者大于180度。
在宇宙属于无限延展平面的情况下,天文学家认为暗能量会导致整个宇宙内的物质密度不断降低,也就是越来越多的星系会远离到地球的光锥之外,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被不断加强的宇宙膨胀之力撕碎成单个恒星。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宇宙中每一个恒星系都会被撕开,每一颗原子都会被撕碎,最终整个宇宙将在一个被称为大撕裂的结局中结束。
不过也有霍金生前的同事,诺奖得主彭罗斯认为,我们的宇宙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从膨胀转为坍缩,然后是再一次的大爆炸,炸出一个具有不同宇宙规律的新宇宙,如果这一理论是真的的话,韦伯望远镜未来将会看到所有星系都在靠近地球,整个宇宙将变得越来越拥挤,最终所有物质都会聚集在一起成为奇点。
唯一的问题是在宇宙反向坍缩的时候,时间是否也会随着宇宙的收缩而反向流动,从而导致时间反演呢?
如果这一切真的发生,那么昨天就将成为明天,人类将只有过去没有未来,整个宇宙也会因为时间的反演而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象。
总体来看
在无尽的宇宙探索之旅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关于宇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宇宙的浩渺,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