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科学家告诉我们,煤炭和石油都是古代动植物的残骸形成的,但是澳大利亚的鲍恩盆地,煤层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中国的准噶尔盆地,煤层累计厚度甚至超过900米,覆盖面积广达数万平方公里。
这么巨大的煤田,真的是远古植物堆积成的吗?
地质学家告诉我们,煤炭主要来自石炭纪和二叠纪,约3.6亿至2.5亿年前的陆生植物,那时地球上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巨大的蕨类、裸子植物和早期种子植物郁郁葱葱,很像今天的热带雨林,但规模更为壮观。

这些植物死亡后,并未完全腐烂,而是被埋在沼泽、湖泊或河流沉积物中,缺氧的环境阻止了细菌分解,植物残骸逐渐转化为泥炭,一种富含有机质的半腐烂物质,经过亿万年的地质挤压、高温和化学变化,泥炭慢慢变成褐煤,再进一步压缩成烟煤和无烟煤,这就是煤炭的“植物血统”。
但是普通的植物堆积,怎么可能形成厚度900米、绵延千公里的巨型煤田呢?
这需要三个关键条件:时间、空间和环境。
首先煤田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亿万年的积累。以准噶尔盆地为例,它的煤炭形成跨越了石炭纪到侏罗纪,长达1亿多年,每年植物残骸堆积几毫米,经过千万年,厚度就能达到数十米甚至数百米,地质学家估算,1米厚的煤层可能需要数万年的植物堆积,而900米厚的煤层背后,是无数代森林的“牺牲”。
超大煤田往往需要巨大的沉积盆地,鲍恩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都位于古代的陆内凹陷或沿海沼泽带,面积广达数万平方公里,这些盆地像一个超级“植物坟场”,不断下沉,留出空间让植物残骸层层叠加。
石炭纪时期,地球气候温暖湿润,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含量高达35%,今天仅21%,植物疯长得像科幻电影里的怪树,沼泽遍布洪水频发,死去的植物被迅速掩埋,避开了氧化分解,这样的环境持续数千万年,造就了巨量有机质堆积,为超大煤田奠定了基础。
准噶尔盆地的地质勘探显示,它包含上百层煤,每层厚度从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累计厚度超过900米,这些煤层之间夹着泥岩、砂岩,记录了多次沉积和地壳变化,植物残骸先变成泥炭,每层被埋后压缩成煤,地壳下沉再覆盖新层,如此循环才有了这惊人厚度。
其实在显微镜下,煤炭中经常可见植物细胞壁、孢子甚至树叶化石,准噶尔盆地的煤中,就发现了石松类和蕨类的遗迹,化学分析也显示,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和氧,与植物有机质高度一致。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最硬的东西它叫做中子星 地球压缩后只等于它22米
- [科学探索]人达到光速会怎样?发生的事情无法想象(永生或死亡?)
- [科学探索]新发现:14个星系团碰撞,将成宇宙最大星系(距地124亿光年
- [科学探索]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位置 半人马座有生命吗
- [科学探索]最凶残的子弹排行榜,达姆弹威力惊人,被称邪恶化身(禁用)
- [科学探索]那些你不知道的事!盘点人类不知道的15件事情
- [科学探索]超级皮实好养的中大型鱼盘点 雷龙鱼个头超大相当凶猛
- [科学探索]佛罗勒斯人还存在?真实版霍比特人遗址在哪
- [科学探索]北美洲星云位于何处 靠近天津四的发射星云
- [科学探索]费城实验是否真实存在?特拉斯爱因斯坦是否参与其中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