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建立起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
央广网北京8月19日消息(记者张棉棉 王东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8日召开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目前,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并建立起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建成了功能完善、性能国际先进的国家太空实验室研究平台,学科覆盖全面。同时,构建了空间站应用专家体系;优化应用项目征集、遴选、培育、立项和择优机制。形成了完善的载荷研制能力和入站准入机制,以及强大的在轨实验支持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截至目前,空间站已安排在轨实施了110个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领域,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应用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有4000余项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各行各业。
林西强:利用飞行任务开展的航天育种搭载实验3000余项,育成主粮审定品种240多个,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种400多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逾3600亿元,年增产粮食约26亿公斤。
展望未来,中国空间站有望获取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一大批创新科技成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强:现在最典型的就是巡天空间望远镜,正在地面上紧张进行攻关研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