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运!
5月10日,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410米的海子山上,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通过国家验收委员会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拉索”采用多种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
那么,什么是宇宙线呢? 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它们就像是宇宙的信使,携带着各种神秘信息抵达地球。而占地1.36平方公里的“拉索”探测器阵列,由4种形态各异的探测器组成,就如同是一个巨大的集雨器,接收着高能粒子雨。
而每套探测器背后,都有着重大技术创新。比如,建设单位中科院高能所就首次在望远镜里安装了硅光电倍增管,让望远镜甚至可以在满月的晚上观测,而不被月光灼伤“眼睛”。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拉索”总工艺师何会海告诉记者,每台望远镜由1024个硅光电倍增管组成,18台望远镜就有将近两万个硅光电倍增管,观测时间可以增加一倍。在世界上这么大规模地应用硅光电倍增管,“拉索”是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拉索”采用了边建设,边观测的模式,在试运行期间,就诞生了多项重大成果。比如,它记录到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精确测定了标准烛光的超高能段亮度等等。而在去年,“拉索”还探测到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说,这是人类研究伽马暴60多年的历史上最亮的一个爆发,他们一共在270秒钟之内记录到了8万多个光子,每千年才发生一次。所以,有些原来没有看见过的现象,这次都被“拉索”发现了,将来会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成果。
而成果的密集诞生与它的选址密不可分。稻城海子山除了有海拔高、空间开阔、地表水充足等天然优势,满足“拉索”的科研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也为这一重大项目提供了支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拉索”工程办主任白云翔谈到,高原建设站址的边上,就有一个非常方便的机场,距离“拉索”只有15分钟车程,在其他的野外台站里头是绝无仅有的。此外,道路的交通条件,也为“拉索”工程的建设,物资、大型设备的进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而随着“拉索”的建成,稻城也启动了世界顶级天文科技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以天文考古公园为核心,海子山、无名山为支撑的天文景区。
甘孜州稻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晓娜姆介绍,今年11月,天文公园核心景区——天文科普体验项目“天人合一馆”将完成主体建设。计划2035年,天文公园全面完成建设,届时,将奠定稻城县在中国天文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布局的“国之重器”,“拉索”不仅带动了稻城当地的发展,也将提升整个四川的学科建设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董宇辉告诉记者,他们通过与川大、交大等四川的大学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提升四川省在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同时,“拉索”也作为一个性能非常优越的研究平台,还能够提升我国在大气、气象、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实力,将会对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