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菜园”里看科技兴农
近日,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团赴綦江区横山镇航天太空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展调研,并与农业专家张海涛进行面对面深度对话,切实感知农业科技前沿,领悟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与张海涛面对面交流。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在航天太空农业科技示范园,种植着各种“奇珍异宝”,包括长相奇特的葫芦、黄绿双色的南瓜、花纹别致的小番茄等等。
“这个是来自非洲的飞碟瓜,属于葫芦科,远古的时候就长这个样,具有一定的观赏性。”7月8日上午,在张海涛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在园区内进行太空蔬菜的初步认识与采摘品尝。各种异于常规外形的太空蔬菜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成员们积极发问,了解不同蔬果的品种信息、种植周期。
张海涛向实践团介绍葫芦种植。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航天育种作为一种高新技术手段,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独特环境条件,使种子产生遗传变异,进而通过地面选育,培育出携带新性状的新品种。并且太空蔬菜的化学微量元素、矿物质含量与传统蔬菜存在差别,以致其营养价值也存在差异。”在随后的深度访谈中,张海涛耐心解答了成员们的疑惑,并详细介绍了示范园的地理优势、经营模式、气候条件、地域文化,以及自己接管园区并发展太空农业产业的心路历程。
张海涛认为,科技让农业更智慧,依托新质生产力赋能,可以更好推动农业现代化。对此,他嘱托实践团成员:在大学里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投身航天农业事业,以青春力量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
实践团成员采摘太空蔬菜。重庆理工大学供图
活动期间,实践团还向横山镇航天太空农业科技示范园赠送了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基地”荣誉牌匾,以表达示范园对相关实践活动的鼎力支持,和对航天太空农业未来发展的期待。(晏红霞、吴丹宁、马晓蓉)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