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实验室,求索天地间
文丨《中国科学报》记者 倪思洁 高雅丽
“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
“就在我头顶。”
2023年9月21日,在“天宫课堂”第四课上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
指着身边的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说
与此同时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璐
正在电视台“天宫课堂”的直播现场
给孩子们深入讲解国家太空实验室里的高科技
张璐等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
属于最了解太空实验的一群人
他们为国家太空实验室的诞生
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空间站国家太空实验室。
建立国家太空实验室
是中国早在30多年前就已明确的目标
1992年,我国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明确“三步走”的战略
“造船为建站,建站为应用”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发展的初衷
也是工程“三步走”战略实施过程中
一直努力的方向
载人航天工程确立之初
国家就把载人航天空间科学与应用的重任
交付给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研制体系
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和第二步任务中
在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应用新技术等领域
组织开展了60余项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
全新研制了600余台套有效载荷
取得了一批具备国际水准和国内开创性的成果
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与应用水平整体跃升
进入空间站规划及建造阶段
中国科学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及国家重大需求
前瞻制定了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发展战略
规划并完成近30个重大研究设施攻关研制
2023年11月3日
“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建成后的中国空间站
成为了一座国家太空实验室
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
规模最大、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平台
▲空间站水生生态系统研究。
高精度时频系统、高微重力实验柜等设施国际首创
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生命生态实验柜、
无容器材料实验柜等实验设施
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空间站正在成为我国当前
覆盖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持能力最强
且成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
“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牵头完成14个科学实验柜
它们共同的研制难点之一是“小”
相当于要把在地面上一整间屋子里的实验装置
塞进不到两立方米的柜子里
难点之二是实验柜要既轻便又牢固
用最小的重量搭载最多的科学载荷
难点之三是要有科学前瞻性
满足后续十年的科学实验需求
▲空间站科学实验柜及其分布情况。
每一个科学实验柜都相当于一个综合性实验室
而柜子只有“方寸”大小
技术创新是唯一的办法
通过多次“材料优选、轻量化设计、
仿真分析、力学试验验证”
实验柜在柜体主结构不到100公斤的情况下
承重能力达到500公斤
载荷承载比比国际空间站实验柜高出两倍以上
但14个实验柜,也各有各的研制难点
高精度时频实验柜作为空间站中
最复杂的实验柜之一
在该研制项目立项后的一段时间
研制工作一直推进缓慢
到2023年,中国科学院整合全院资源
成立工程攻关组
自此之后
高精度时频实验柜的研制进入快车道
通过强强联合
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建成了
目前世界上在轨设计指标最高的空间时间频率系统
▲2023年国庆节前夕,张璐团队与实验柜合影。
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最直接的回报
2024年5月1日凌晨
神舟十七号乘组回到地球的几个小时后
20多位科学家在空间应用中心的大厅里
满怀期待地等待着
总重量约31.5公斤
32种生命实验样品以及18种材料样品
经过拆包、称重、检测
连夜回到科学家手中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的样品。
这些实验样品被科学家亲切地称为“太空特产”
之后
这些“太空特产”被科学家带回各自的实验室
从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七号
航天员先后乘坐6艘载人飞船
为科学家们带回了6批、300多份科学实验样品
▲空间站返回的水稻实验样品。
包括中国科学院在内的
国内外百余家科研院所参与研究
科学家基于空间站返回样品
已经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
微重力基础物理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这其中的每一项科研成果背后
都离不开太空实验室里
一个个科学实验柜的支撑
尽管成果丰硕
国家太空实验室的科研团队
仍没有停下脚步
他们还在做三件重要的事
一是每年滚动实施科学实验项目
二是规划新装置、新实验平台
三是加强成果推广与应用
不断获取应用效益
《中国科学报》明日(9月23日)刊发全文:
《太空实验室,求索天地间》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美国MKUltra计划 成功控制人体大脑(人体实验)
- [科学探索]地球上第一个生命之谜,两大学说为你揭秘生命起源
- [科学探索]中国最诡异的民族 居住于大漠深处的寂寞民族(起源成迷)
- [科学探索]上龙PK沧龙谁更强?上龙vs沧龙区别是什么
- [科学探索]等离子态是什么形态?等离子态的特点有哪些
- [科学探索]爱因斯坦的成就,光电效应带领人类进入新时代
- [科学探索]养猫可治百病 科学揭秘养猫十大好处(能防癌)
- [科学探索]月球飞船残骸官方证实?称已有15亿年历史(长4000米)
- [科学探索]盘点太古时代的恐怖生物,沧龙可咬断霸王龙(曾称霸地球)
- [科学探索]人体冷冻法通过哪些步骤?人死后真的可能复活吗?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