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天眼”等大科学装置 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聚焦并系统解读“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的10集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12月30日晚起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播出。
10集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纪录片出品方/制作方 供图)
作为一部用极致案例、视觉奇观、数字影像前沿探索共同呈现、纪录片中的科学和科学化的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系统地对中国10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进行科学解读,以通俗易懂的视听方式呈现天文学、宇宙学、粒子物理等深奥和前沿科学知识。
自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并首次对撞成功、由此开启中国的大科学研究时代以来,中国迄今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超过60个。
10集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纪录片出品方/制作方 供图)
系列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聚焦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中国天眼”、郭守敬望远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锦屏地下实验室等10个大科学装置,涉及内容从地球到外太空、从暗物质到微观粒子、从宇宙组成到微观结构,较全面展示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科学家通过这些超级装置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打开宇宙之门》系列科学纪录片每集5分钟,以“为什么要建这个大装置”“它是怎样工作的”“它发现了什么”的好奇三连问为叙事线索,通过科学家解答、“爱因斯坦”补充、创作者纪录,较清晰地为观众勾勒出每一个科学大装置的来龙去脉,同时对其背后的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
10集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即将播出。(纪录片出品方/制作方 供图)
据了解,《打开宇宙之门》系列科学纪录片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央视纪录频道与中央新影集团发现纪实传媒联合制作播出,旨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理解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发挥大科学装置的社会化功能,助力大科学装置的科学传播。(完)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