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确定国际空间站即将坠毁,美国换赛道,中国空间站已经落后了?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巴卡诺夫说了,国际空间站脱轨退役的草案已经弄完了。
这个在天上飞了很久的“太空老房子”,设备老化太厉害,修起来花的钱越来越多。俄罗斯这次是没办法了,才决定让它退役。虽然美国和欧洲还想让它多撑几年,但东西的寿命到了,就跟人老了一样,想拖也拖不久。
计划是2028年开始准备,整个过程要两年半,最后在2030年前后,让这个大家伙有控制地掉下来。
“1999年和2011年,美国国会两次通过法案,禁止NASA与中国进行任何航天合作!”
这个封锁没有难倒我们!反而逼着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搞创新的路子。
现在,国际空间站快没了,中国的空间站却把大门打开了,这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第一、中国跟巴基斯坦签了协议,2025年3月开始,要第一次帮外国选拔和训练航天员。以后,巴基斯坦的航天员就要到咱们的天宫空间站去执行任务。
第二、这只是个开始。中国空间站已经跟联合国外空司一起,选了17个国家的9个科学实验项目。
第三、这些项目研究的东西五花八门,有空间天文学、微重力物理,还有地球科学。
美国人现在是换了个跑道,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了“阿尔忒弥斯”计划上。目标是2024年让宇航员再登上月球,还要在月亮上建一个能长期住的基地。这个计划听着很大,但跟中国空间站干的事完全不是一回事。
中国航天走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路。
从2011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到2016年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再到2023年把空间站全部建成,整整花了30年时间,完成了“三步走”的大计划。
这种稳扎稳打的搞法,让中国在载人航天的每个地方都把技术搞得特别扎实。
咱们的天宫空间站,是2023年才建好的,就跟刚装修好的新房子一样,里面的东西全是新的。它由三个大舱段组成: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
这三个舱段在太空里组成一个T字形,总重量超过了100吨,里头的空间超过110立方米。
能让3个航天员在里面长期生活,最多的时候能接待6个航天员。
更重要的是,天宫空间站里头所有的产品和原材料都是咱们国家自己造的,最关键的核心零件100%都是咱们自己能控制的。
天宫空间站的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好几个方面:
- 它的柔性太阳翼,展开后面积有138平方米,发电效率高达32%,能用15年。这比国际空间站的硬邦邦的太阳翼效率更高,也更轻便。
- 它的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不光能把氧气100%再生,还能把航天员的尿、汗变成能喝的干净水,水资源的闭合度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这些技术让天宫空间站在用电和物资上更独立,不用老是靠着地面送东西上去。
天宫空间站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从2023年到现在,神舟十二号一直到神舟十九号飞船,一个接一个地执行任务,航天员换班从来没断过。
空间站里不光有航天员住的地方,还有专门做实验的实验舱,里面放着各种高级的科学仪器。
在微重力物理实验里,科学家发现了“反巴西果效应”,就是在重力很小的地方,大的颗粒会往下跑,这为以后人类在别的星球上活动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
还有太空种水稻的实验,不光实现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全过程培育,拿回地面种的第三代水稻,吃起来口感更好,营养也更多。
这些成果都说明,天宫空间站已经是一个能高效干活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的合作模式更开放,不管你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有科学上的需要,都可以来申请合作。这种不带偏见的态度,跟国际空间站当年把中国拒之门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