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确定国际空间站即将坠毁,美国换赛道,中国空间站已经落后了?
国际空间站要退休了。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巴卡诺夫前几天开了场发布会,说国际空间站要退休的具体方案已经定下来了。
他们打算2028年开始准备退役,整个过程得花两年多,到2030年前后,这个空间站就会受控坠落,彻底离开地球轨道。
俄罗斯自己打算把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多用两年,用到2028年。
但美国和欧洲国家还想让它撑到2030年。
不管最后怎么商量,有个事实改不了——国际空间站已经老了,要和我们说再见了。
等它退役后,地球低轨道上就只剩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还在稳定运行了。
天宫空间站是2023年搭好基本框架的,现在每天都有人在里面住着。
三名航天员长期驻留,不光做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这些实验,还会拍地球照片、研究太空环境。
更重要的是,它现在成了全球唯一能长期开展载人科研的大型空间站。
这不只是中国航天技术的突破,也让我们在太空探索里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就在国际空间站准备“谢幕”的时候,美国也没闲着。
他们在搞个叫“月球门户”的新项目。
这个空间站和咱们天宫不一样,不在地球轨道上,而是绕着月球转。
美国想靠它当跳板,先让宇航员在“月球门户”里待着,再坐登月舱去月球表面。
另外,这个空间站还要监测深空环境、测试长期太空辐射对人的影响,为以后去火星打基础。
美国拉了欧洲、日本、加拿大、阿联酋一起搞这个项目,说是分摊成本,其实是想拉拢这些国家,重新抱成团。
不过“月球门户”看着挺厉害,实际问题不少。
美国2025年说要砍NASA的预算,砍了差不多四分之一,还打算在阿尔忒弥斯三号任务之后停掉这个项目。
虽然国会拦着没全砍,但钱和政策都不稳定。
技术上也麻烦,需要的推进和对接系统还没完全测试好,SpaceX的星舰登月舱也总延期。
之前已经推迟好几次了,再出问题,时间表肯定得乱。
中国也有类似的月球计划,但思路不太一样。
我们和俄罗斯一起提出了“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计划更全面。
不只是建个月球轨道站,还要在月球表面建科研基地,形成“天上地下”一起工作的模式。
按照中国国家航天局的计划,2026年嫦娥七号要去月球南极着陆,看看那里的情况;2028年嫦娥八号要在月球上做实验,验证长期驻留需要的技术。
到2030年前后,月球科研站的基础布局就能搭起来,2035年左右基本建成,2036年正式运行。
中国的目标是让这个科研站服务全人类探索月球和深空,所以规划得更长远。
现在看,美国的“月球门户”虽然计划2027年发核心模块,2028年接宇航员,但前景不太稳。
美国政府自己都在砍预算,技术问题又多,项目还总延期,能不能按时完成真不好说。
反观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早就稳定运行了;ILRS的计划也清清楚楚,嫦娥系列探测器一个接一个按计划飞。
要是顺利的话,到2030年前后,中国不光在低轨道有天宫空间站,月球轨道和月面也会有科研站,形成“地月双空间站”的格局。
说白了,国际空间站退休是太空探索的一个新开始。
以前它带着好多国家一起玩,现在中国的天宫成了“新主场”。
不管是月球还是地球轨道,咱们都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以后再聊太空,咱也能骄傲地说:“看,那是咱们的天宫!”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