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捉鬼”大科学装置投运!江门中微子实验测宇宙“幽灵粒子”
地下700米的巨大球形探测器内,2万吨液体闪烁体如同无比纯净的橄榄油,静静等待着宇宙“幽灵粒子”——中微子的到来。
2025年8月26日,我国新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运行取数。这座位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的科学巨擘,历时十年建设,终于完成了2万吨液体闪烁体的灌注工作。
试运行期间获取的首批数据显示,其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这标志着中国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中心之一。
01 深入地下,捕捉幽灵
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它们以接近光速运动,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每秒都有数万亿个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不留痕迹。
捕捉这些神秘的粒子需要极端条件。JUNO实验位于地下700米深处,利用厚重的岩层屏蔽宇宙射线干扰。它的核心是一个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内部灌注2万吨液体闪烁体,外面被35.4米直径的不锈钢网壳支撑。
这个位于地下的“巨大天体”被设计来捕捉中微子与液体闪烁体“碰撞”时产生的微弱闪光。布满探测器内壁的光电倍增管能够有效探测这些信号,将其转变为电信号,为科学家提供研究数据。
02 十年磨剑,技术攻坚
JUNO项目自2015年启动土建工程,吸引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约760名科学家、工程师参与。这是中国基础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一个典范。
项目建设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科研团队需要攻克高量子效率的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与建造等一系列国际难题。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中心探测器的有机玻璃球结构。这个直径35.4米的球体厚度仅12厘米,相当于鸡蛋壳的厚度与直径之比,既保证了轻便性,又能承受地下环境的极端条件。
相比国际最好水平,JUNO的液体闪烁体体积增大了20倍,光电子产额提升了3倍,能量分辨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3%。
03 科学目标,破解谜题
JUNO实验的首要科学目标是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这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微子有三种类型,它们能够在飞行中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这种现象称为“中微子振荡”。
质量顺序的确定对于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至关重要。JUNO将通过测量来自广东台山和阳江核电站反应堆的中微子,破解这一谜题。
除此之外,JUNO还将进行多项前沿研究:监测太阳中微子、探测地球中微子、观测超新星爆发产生的中微子。这些研究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内部过程、地球内部结构以及宇宙的演化历史。
04 三足鼎立,中国引领
随着JUNO的正式运行,全球中微子研究格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中国的JUNO与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实验(Hyper-K) 和美国深部地下中微子实验(DUNE) 共同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三大支柱。
然而,这三者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科学侧重。JUNO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源,直指“质量顺序”这一难题,同时具备低能中微子探测能力。而日本的Hyper-K以超大体积提升统计精度,美国的DUNE则探索高能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JUNO的建设进度已经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由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的DUNE项目面临着延迟和预算超支的问题。JUNO的率先运行,使中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占据了有利位置。
05 产业带动,创新溢出
大科学装置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JUNO建设过程中,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已经产生溢出效应。
例如,在探测器研制过程中,我国攻克了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与建造技术难题。这些技术进步可能在高端制造、精密测量等领域找到应用场景。
JUNO项目还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市长吴晓晖表示:“JUNO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的最前沿阵地,为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重要支撑。”
06 风险挑战,长远征程
尽管JUNO已经正式运行,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微子探测极为困难,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项目团队需要确保探测器在长期运行中的性能稳定性。
地下700米的实验环境对设备维护提出了特殊挑战。任何故障的修复都需要额外的时间和成本。
国际合作项目还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尽管科学合作通常能够超越政治分歧,但国际关系的波动可能影响合作效率。
然而,这些风险并不会掩盖JUNO的科学价值。项目规划的运行寿命长达30年,这将为科学家提供长期、稳定的数据来源。
07 未来前景,无限可能
中微子研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技术应用。理解中微子特性可能为未来通信技术、地球探测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
JUNO项目还有升级计划。未来可以升级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探测器,验证中微子是否为其自身的反粒子(马约拉纳粒子)。这一实验将试图破解中微子的绝对质量问题,为暗物质研究开辟新路径。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JUNO的成功建设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工程的能力。这为未来我国主导更多基础科学研究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JUNO实验装置静静地矗立在江门地下700米深处,其内部2万吨液体闪烁体如同一个巨大的宇宙监听站,开始捕捉来自反应堆、太阳、甚至遥远超新星爆发产生的“幽灵粒子”。
未来30年,这个装置将源源不断地产出科学数据,而科学家们相信,其中可能隐藏着**宇宙起源的秘密**。
随着第一批数据被成功读取和分析,中国科学家已经在这场国际科学竞赛中占得先机。全球粒子物理学的目光,正聚焦于中国广东这座侨乡城市。
(文中图片仅用于增强阅读效果,与本文所述内容、技术、产品或研究成果无关)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