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古开天到宇宙起源:古人的终极追问,竟和现代科学如此相似?
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抬头望星,突然冒出一个“脑洞”: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头顶的浩瀚星空,甚至我们自己,最初到底从何而来?
不是父母口中“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戏言,也不是课本里简单带过的“人类起源于猿”,而是更早、更本质的答案——在宇宙还没成型的时候,一切的起点在哪里?
今天咱们不聊复杂的公式,就从老祖宗口口相传的“盘古开天辟地”说起,看看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用浪漫的想象,触碰宇宙起源这个终极谜题的。
提到中华文明的源头,很多人先想到女娲捏泥造人,或是炎黄二帝开创华夏。可你有没有想过,女娲生活的“世界”是怎么来的?在她抟土造人的时候,天和地又早已存在了多久?
老祖宗的传说里,早有答案:在一切开始之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般日月分明、山河错落的样子,而是一团混沌的“大鸡蛋”,古人给它起了个特别有仙气的名字——“鸿蒙”。
就在这团无边无际的混沌里,睡着一个叫盘古的巨人。他这一觉,睡了足足一万八千年。某天,盘古突然醒来,四周一片漆黑压抑,连伸个懒腰都觉得憋屈。他随手摸起身边一把不知从何而来的巨斧,卯足了力气朝着混沌狠狠一劈——这一劈,劈开的不只是黑暗,更是宇宙的“第一缕曙光”。
斧刃落下的瞬间,奇迹发生了:混沌里那些轻飘飘、亮晶晶的东西,像被风吹着似的往上飘,越飘越高,最后聚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蓝天;而那些沉甸甸、灰蒙蒙的东西,则一点点往下沉,堆积成了厚实的大地。
可天地刚分开时并不稳固,随时可能重新合拢,变回混沌。盘古见状,干脆挺直脊梁,双手撑着天,双脚踩着地,就这么顶天立地地站着。又是一万八千年过去,天越来越高,地越来越厚,盘古的身体也跟着越长越高,直到天地彻底稳固,再也不会合拢,他才耗尽力气,轰然倒下。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没有消失,而是化作了宇宙万物——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照亮昼夜;他的毛发变成了森林和草原,覆盖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海,滋养万物;就连他呼出的最后一口气,都变成了吹拂大地的风,他留下的声音,变成了雷鸣……
这故事听着充满奇幻色彩,但细想一下,古人其实藏着一个更深的疑问:如果“鸿蒙”是宇宙的“初始状态”,那鸿蒙之前是什么?宇宙有没有“外面”?
关于这个问题,道家早就给出过一套完整的解释。他们认为,宇宙的演化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历了四个关键阶段:太易、太初、太始、太素。
“太易”是最开始的状态,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甚至连“存在”的概念都没有,就像一片绝对的虚无;到了“太初”,虚无中慢慢生出了“气”,这是宇宙最早的能量;“太始”阶段,能量有了形态,开始朝着“物质”的方向转变;而“太素”,就是能量和形态结合,形成了最原始的物质,我们说的“鸿蒙”,其实就是“太素”的另一种说法,相当于宇宙的“1.0版本”。
那有人会问,“太易”之前还有什么?道家的答案很干脆:没有“之前”。太易就是一切的起点,它没有过去;同样,太易也没有“外面”,因为它本身就是全部,不存在“宇宙之外”的空间。
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颠覆认知,但细想一下,和现代科学对宇宙的猜测,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现代宇宙学里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奇点”——这个奇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就是道家说的“太易”吗?后来奇点爆炸,能量转化为物质,宇宙不断膨胀,这不就像盘古劈开混沌、化生万物的过程?
还有更前沿的“弦理论”,认为宇宙其实有十一维空间,只是除了我们能感知的三维,其他维度都蜷缩在极小的空间里,就像一个紧紧裹住的“超弦之茧”。这和古人描述的“鸿蒙混沌”,是不是又不谋而合?
不过,新的疑问又冒出来了:盘古和他那把开天的巨斧,到底是从哪来的?总不能凭空出现吧?
其实,古人早就用神话的方式给出了暗示:盘古可能不是“外来者”,而是宇宙演化过程中“自带”的“启动者”。他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混沌,推动宇宙从“太素”向更复杂的阶段演化。至于那把巨斧,或许是古人觉得“开天”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具体的“工具”,才加进故事里的;也可能,斧头本身就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推动宇宙变化的“原始能量”——就像大爆炸时的能量、弦理论里的“弦振动”一样。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盘古开天”的神话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目前能查到的最早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里。在这之前,古人提到宇宙起源,更多是用“女娲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这类故事。
后来,盘古神话慢慢流传开来,还和其他神话、传说融合,衍生出了好几种“版本”。有人说,盘古其实是从南方少数民族传说里的“盘瓠”演变来的——“盘瓠”是少数民族崇拜的祖先神,发音和“盘古”相近,慢慢就被同化了;也有人说,盘古的原型是《山海经》里的“烛龙”——那条能睁眼为昼、闭眼为夜的神兽,和盘古“化生日月”的能力很像;还有人认为,盘古不是一个“神”,而是“诸神意志的集合体”,或是宇宙中“元气精华”的化身。
随着时间推移,盘古的形象也在变:一开始,他是高高在上的“创世神”,只负责开天辟地;后来,他慢慢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真人”,有睡觉、发怒的情绪;再到后来,他又被纳入道教体系,成了“神仙”;到最后,他甚至成了“人类祖先”的象征,和炎黄、女娲一起,被纳入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图谱”。
说到底,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从来都不只是一个“讲故事”的段子。它藏着古人对宇宙、对自身起源的深刻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试图回答“我从哪里来,宇宙从哪里来”这个终极问题。
不过,这里有个小知识点要提:盘古虽然开了天、辟了地,创造了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却没直接创造人类。那我们常说的“华夏儿女”,又是怎么来的?这就要说到另一位大神——女娲了。
那么问题来了:捏土造人的女娲,和开创华夏文明的炎黄二帝,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神话”连成一条线,盘古、女娲、炎黄之间,又该如何排序?你对这些古老传说,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猜想?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人类智商极限之谜:当人类智商达到1000,会有超能力吗?
- [科学探索]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你不知道的自来水真相
- [科学探索]中国最诡异的民族 居住于大漠深处的寂寞民族(起源成迷)
- [科学探索]艳后星不是圆形的?还有哪些特别小行星存在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奇迹排名带图:兵马俑长城上榜,第一毋庸置疑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白洞吗 白洞存在一直没有被证实
- [科学探索]雍正时期的大臣排名 雍正八大宠臣分别是谁
- [科学探索]科学家在海底2446米深处发现单细胞微生物 称是海底最深环境
- [科学探索]牛顿最后为什么信神了,牛顿证明上帝的存在
- [科学探索]四代功臣司马懿权力极大 为什么不自己当皇帝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