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现太空宝藏?金属行星值700万亿欧元,均分地球每人8万欧元
我们谈论太阳系时,大多数谈论的都是它的行星们。
确实,它们就是这里的主角。我们此刻身处的这颗星球更是当之无愧的领衔主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天体就是寡淡无味的龙套。相反,那些一直被当成配角的家伙们,个个都很有意思。
太空藏宝箱?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新闻,说是美国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太空藏宝库”,里面有大量的金、铁、镍等物质,如果换算成地球上的货币,大约价值在700万亿欧元。
不过很快,又有一些媒体和专家对这个具体的价值表示疑问。好玩的是,哪怕是质疑这个数字的媒体也认可,这个充满矿藏的星球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金属星球。
而且,这并非什么新发现,而是一个人类在19世纪中期就已经认识了的老朋友。一个意大利人率先发现了它,尽管它长得像一颗麻麻癞癞的土豆,人们依然用一位女神的名字给它命了名。
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种取名方式,管它叫做“灵神星”,听上去也似乎是一位法力强大的神女。
它“生活”在两颗行星之间。那里是一片广阔的空间,是很多“小不点”共同的家,不计其数的小个头天体在那个区域徘徊游荡,它就是其中很有意思的一颗。
说它是“小不点”并非夸张。它的平均直径只有200多公里,在充满庞然大物的太空中,它只能算是一个小点。形象点说,开车几个小时就能横穿这颗星星。
当然,在它表面上开车只是一个荒谬的想象,目前人们还没有真正去它那里做客的能力。一向自诩走在蓝星科技前端的美国,也只是在2023年送了一个无人探测器过去。如果这个设备足够争气,没有半路罢工的话,也要飞行足足六年才能真正抵达。
一个充满大量矿产的星星对人类的吸引力是空前的。飞到它跟前,去仔细地看一看它,只是利用的第一步。
至于后面如何利用,那又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了。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耗上好几年的时间飞到那里开采矿产,然后再艰难地运回来,需要付出的运输成本比矿产本身的价值大的多。
不过,未来之所以迷人就是因为它不可琢磨。或许我们的科技会在某天突飞猛进,现在这代人在有生之年用上来自太空的资源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水下迷界
卫星经常被大家忽略。如果说八大行星是主演,那它们的卫星就有点像主演身边的“挂件”了。
这个比喻并不十分恰当,那些卫星实际上对维持整个系统的平稳运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非只是“挂件”那样的美丽废物。
只是我们一般不直接谈论卫星,以至于它们的存在感比“挂件”还要低。
当我们给它们投注一点注意力,就会发现它们的丰富程度并不比主演们逊色。
木卫三就是一颗大得有些喧宾夺主的家伙。人们对它最初的兴趣,就是来自于它那大得不合理的体积,要知道它身为一颗卫星,居然比某些行星还要大。
当人们继续探索下去之后发现,“大”只是它诸多特色中最不值一提的一个。
人们很早就发现,这个大家伙上面居然有极光。我们知道,想产生这种绚丽的现象,有两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是要有大气,二是要有磁场。
有大气不稀奇,很多天体上都有大气,只是那些大气的成分并不适合生命生存,人们对它们的兴趣比较有限。
二者同时存在就很有意思了。人们持续观察下去发现,它产生的那些绚丽光带是
会“漂移”的。
人们给出了解释,它毕竟只是一颗卫星,在它的附近还有一个真正的“大哥”木星。“大哥”磁场的变化会导致它产生的光带发生剧烈的晃动。
可很快的,大家察觉到不对劲了。它晃动的程度比预测出来的值低很多。
要么是人们算错了,要么是它还有什么人们不知道的秘密。这时候就有人提出,如果它还有另外的磁场,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晃动。
这件事也同样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它上面存在着一个导电层。什么东西能符合这个要求呢?答案是含盐的液体。
有人提出,它上面有一个大型的水域,导电产生的次级磁场和它自身的磁场叠加,抑制了晃动,导致实际晃动的幅度比较小。
整合更多的数据之后,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清晰起来。据估计,它可能包裹着一层上百公里深的海水,含水量比地球更多,它的海水外层还有上百公里厚的坚冰外壳。
它体积足够大,有大气,有磁场,有海洋,可能还有内部热源,这几乎已经集齐了产生生命所必需的条件。因此,它是人们寻找同伴的重点对象之一。
天外来客
太阳系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毕竟身处整个太空之中,时不时的会迎接一些特殊的客人。
2017年,有人发现了一个速度非常快,体积非常小的天体,看上去就像一根细长的雪茄,这是非常罕见的外形特征。
除了外形,它的速度也非常奇怪,在本该减速的地方它会突然加速,似乎不受太阳引力束缚。
由于这些奇怪的特性,一度有人认为它是天外生命制造的飞船,能够靠光能进行加速,来我们的家园远远的看了一眼,觉得人类创造的那些文明还不值得它们为之驻足,于是又加速离开了。
这毫无疑问是最有趣的假设,但没有什么直接证据,大多数专家并不愿意用这种没有根据的猜想来解释这个客人的种种奇异之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它可能是某个天体的碎块。它的母体可能在某次天体活动中被其他星星撕裂,它被甩了出去,成为了一往无前的太空观光客;也有人认为它就是一个彗星。
2023年,有人用望远镜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天体,这又是一个奇妙的客人。
这个客人和上一位客人完全不同。上一位客人是一根桀骜的“太空雪茄”;这个客人则比较接近我们认知中的彗星了,是一个远航的“太空扫把”。它的一氧化碳含量非常高,有人推测它可能诞生于某个遥远星系。
前段时间,又有一位客人造访了。根据推测,这个新客人可能在2026年新年前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地方,之后继续飞行,去往更广阔的星海。
新的一年,我们可能会迎接一个来自太空的客人,何尝不是一种太空级别的浪漫。
结语
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主演”,我们这个家园里还有很多或微小、或遥远的朋友。它们不够有名,但并非不重要,或许未来,当我们真正遇到资源困境的时候,突破口就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伙伴身上。
参考资料:
《“星际访客”又来了》人民日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7098090717757979/?channel=&source=search_tab
《美探测器首次在木卫三表面观测到矿物盐和有机物》光明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9639120116544363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黄金星球”从天降,“人造黄金”遍地有?这些新闻是科学还是神话?》光明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55400886676111911/?channel=&source=search_tab
《NASA发现“黄金星球”, 所含金属估值高达700万亿欧元,若均分全球每人可得约8.7万欧元》红星新闻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32092590561214986/?channel=&source=search_tab
《NASA“灵神星”号探测器开启对同名金属小行星的探索之旅》环球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9687124750844453/?channel=&source=search_tab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