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能装下1300个地球,为什么还被认为是地球的保护神?
木星距离太阳约7.8亿公里,可以轻松装下1321个地球,它的质量是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
透过望远镜,木星看起来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派油画,那些平行于赤道的条纹,其实是高速运动的云带。淡色的“区”和深色的“带”相间排列,主要由氨冰、硫氢化铵等化学物质构成。但这美丽的背后,是极度的暴力。
云带内的湍流形成了无数风暴和巨大的漩涡,这些漩涡伴随着猛烈的狂风在云层中肆虐。在这里,风速动辄超过每小时数百公里,雷电的强度是地球上最强雷暴的千倍以上。
而这一切混乱的集大成者,就是
那颗著名的“大红斑”,这是一场已经持续肆虐了至少300到400年的超级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反气旋,尽管近年来它的体积有所缩小,但其规模之大,依然足以吞下3个完整的地球。
如果你有幸驾驶飞船穿越了大红斑,试图探索木星的内部,那么你将经历一场从气体到液体的恐怖旅程,木星没有我们常识中的“地面”,它的大气层极为浓厚,且没有明确的边界。强劲的风暴可以长驱直入地下数千公里。随着深度的增加,你周围的温度和压力将呈指数级上升。
在极深处,气体会变得愈发浓稠、炽热,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转化为超临界流体,再变成液体。你会发现自己漂浮在一片由液态氢构成的浩瀚海洋中。
当你继续下潜,到达木星内部更深处时,情况将变得完全超出地球物理学的常识,这里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氢原子的电子被强行挤出,氢发生了一种奇特的相变,形成了金属氢,这是一片巨大的、流动的金属氢区域。
在这里氢不再是气体,而是像金属一样导电,正是这层流动的金属氢,通过“发电机效应”产生了木星那恐怖的磁场,而这里的温度,更是高达10000摄氏度以上,比太阳的表面温度还要高得多。
这颗行星的内部,是一个真正的炼狱熔炉。
既然木星如此恐怖,为什么我们要称它为“保护神”?
因为在太阳系这个危机四伏的丛林里,巨大的引力意味着巨大的责任,木星凭借其无与伦比的质量,扮演了“太阳系吸尘器”的角色,任何试图从外太阳系闯入内太阳系的小行星或彗星,都要先过木星这一关。
最震撼人心的证据发生在1994年,早在1992年,一颗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试图未经“通报”闯入内太阳系。当它飞掠木星时,距离木星云顶仅4万
公里,在那一刻木星巨大的潮汐力瞬间将这颗彗星撕碎成了21块碎片,形成了一串在太空中飞行的“珍珠项链”。
但这只是审判的开始,经过计算,这些碎片将在两年后撞击木星,1994年7月,全人类的天文学家都屏住了呼吸,正在前往木星途中的“伽利略号”探测器,以及地球上的哈勃望远镜,共同见证了这场宇宙级的“执行死刑”过程。
这是一场堪比宇宙炼狱的撞击,彗星碎片以每秒60公里的速度接连撞入木星大气层,其中代号为“碎片G”的最大一块碎片,撞击后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0000亿吨TNT炸药,这大约是地球上所有核武器当量总和的750倍以上!
撞击产生的火球腾空而起,高度达到3000公里。爆炸在木星表面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黑色的疤痕。那个疤痕的直径甚至比地球还要大,在木星表面存留了数月之久才慢慢消散。
如果并没有木星的阻挡,如果这颗彗星的目标是地球,那么恐龙灭绝的惨剧将再次上演,人类文明将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拉斯·特维德:我们即将经历下一个技术奇点,超智能时代人类会更
- [科学探索]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开幕 未来太空医院等新技术吸睛
- [科学探索]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 [科学探索]“水韵园”开展“科技教育·太空农场”志愿服务活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 交付科学家开展研究
- [科学探索]太空会师非意外!中国空间站硬核实力秀,常态化运营稳了
- [科学探索]神舟二十号没按时回家,六人挤在空间站,意外撞出科学新路子
- [科学探索]小鼠、斑马鱼、涡虫……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地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