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常见问题

技能到门口 岗位到手边——内蒙古阿拉善盟人社部分积极推进就业

常见问题
  • 2021-12-22
  • 浏览

摘要:今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两个翻番”“两个提高”(以前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翻一番;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一个率先”“两个翻番”“两个提高”(以前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全盟就业创业工作。截至11月底,全盟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1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0.43%;培训城乡各类失业人员5209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6%以内,低于内蒙古自治区4%的目标任务要求,提前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就业工作目标任务。 技能培训助推就业阿拉善盟以技能为抓手,对农牧区就业困难人员、精准扶贫对象和有培训意愿人员开展了沙产业种养殖、蒙古服饰制作、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对全盟的女经纪人、巾帼创业带头人、妇女合作组织负责人及有创业意愿的妇女开展“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创业培训;为退伍士兵开展了“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他们整合培训资源,按照“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产业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订岗式、定向式、入户入园式”培训,组织开展彩玉石雕刻、梭梭林种植暨肉苁蓉嫁接、黑枸杞种植等特色培训;创新引进“1+X”创业培训,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创业培训课程,促进电商发展。今年以来,全盟开展城镇各类技能培训2800人,培训后实现就业2708人;开展农牧民转移就业培训1064人,培训后实现就业1052人;创业培训1345人,培训后成功创业1198人,创造新的就业岗位4164个。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阿拉善盟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大力实施创业平台建设,促进创业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全盟已建成高校毕业生创业一条街、返乡创业园、生态农业园、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基地23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创业园1个;盟市级示范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7个、培训实训基地1个、盟市级标准化实训基地3个;评定自治区级创业示范店9户,盟市级创业示范店60户,对203户创业店进行评选挂牌;1月—11月,全盟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为103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6亿元,帮助3085人实现稳定就业,创业成果不断显现。同时,充分利用该地资源,打造“大漠人家”等农牧民创业园,将创业贷款送到农牧民的家门口,为247名从事家庭农场、特色种植养殖、农产业加工的农牧民发放贷款共计万元,帮助他们成功创业。政策搭台稳定就业阿拉善盟依托信息化建设,积极打造盟、旗(区)、镇、社区四级服务平台,建成了由自主服务、柜台服务、远程招聘、网上超市、手机客户端等组成的线上线下联动、盟内盟外一体的“智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他们还充分利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招聘活动,不断强化区域劳务对接,实现人力资源与岗位的合理匹配。截至11月底,全盟共举办各类就业招聘会15场,提供岗位7977个,达成就业意向1931人。今年,阿拉善盟就业服务局服务大厅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4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在帮助求职者求职,帮助企业招聘的同时,阿拉善盟还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对盟内89户困难企业进行考察、审核并报行署批准,预计将为企业减轻负担2800多万元,惠及职工15231人。初,他们将全盟规模在20人以上的140户企业全部纳入失业动态监测企业范围;年中对全盟30多户动态监测企业开展入户调查,实施“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截至11月底,全盟共为1236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26.22万元,切实保障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少数民族优先就业阿拉善盟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加大对少数民族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帮扶力度,1月—11月,共为1200余名少数民族失业人员举办了免费的驼骨雕刻、彩玉石雕刻、蒙古服饰制作等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就业创业率达90%以上;为少数民族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4000万元;通过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企业岗位推荐、培训助推、创业扶持等举措,帮助1286名少数民族失业人员实现了稳定就业创业,少数民族劳动者就业创业占到全年新增就业的40%。(杨硕荣 汪海兰)【推荐】【打印】【关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