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教你几招轻轻松松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我们就教会她,穿着鞋子不能上跑到沙发、床上面玩耍;如果不认真吃饭,饿了不但不能吃饭也不能吃任何零食和水果;如果买回来的零食,在没有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吃了,那么下一次就不会再买零食回家了……规矩要趁早定,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想纠正,可就难上加难了。

对于家里有孩子的人来说,孩子调皮起来总让家长头痛,而且一些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于是便跟着学会了一些坏习惯,满嘴谎话,让父母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实,宝宝养成的这些坏习惯,有的是刚开始育儿的父母娇惯出来的,有的是父母忙于工作对宝宝疏忽造成的,就像下面这3种坏习惯,育儿的家长最好在宝宝6岁前帮他改正。
孩子有这3个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他改正!以免将来吃亏!
1、乱拿别人的东西
有的孩子到别人家玩,喜欢乱拿东西,或者把别人家孩子的玩具偷偷带走,这可是很不好的行为。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乱拿别人的东西,就算孩子只有6岁,还算不上“偷”,但让孩子养成不乱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做人规矩一点,总是好事。
孩子有这3个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他改正!以免将来吃亏!
2、爱说谎话
一些宝宝特别爱撒谎,有的时候是骗家长,有的时候是骗老师,有的时候是骗同学,反正满嘴跑火车,让育儿的父母脑壳疼。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给宝宝讲一些故事,让宝宝认识到撒谎是不好的事情,从而改正这个坏习惯。
孩子有这3个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他改正!以免将来吃亏!
3、不认真听人说话
也许是爷爷奶奶的原因,有的孩子从小被娇惯坏了,形成了自私、轻浮的性格。当父母和他说话的时候,孩子老是不认真听,甚至顶嘴。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该好好警告孩子,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不认真听人说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相信正在育儿的父母都深有体会,宝宝总是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但同时宝宝也会给你带来很多欢乐,这些将来都是宝贵的回忆。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快乐且不容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体味到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但亦能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的崩溃劲儿。好习惯,我们自当鼓励孩子继续发扬,而坏习惯,我们则应该合适的引导孩子好好改正。以下这5个务必要给孩子纠正的坏习惯,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了!
(1)任性,遇到一点小事儿就使性子。
在生活中,面的孩子的任性,很多家长都采取妥协的态度来处理。比如,本该吃饭的时间,孩子却只顾着看电视,过一会儿饭菜冷了,家长害怕孩子饿肚子,又去热第二遍,然后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饭。当然,面对家长的殷勤,孩子往往还不领情,要么嫌弃饭菜不可口,要么就觉得家长耽误了自己玩耍的时间而感到不痛快。
家长引导孩子往西,孩子却任性的偏要往东,面对这种遇到任何事情都喜欢使小性子的孩子,家长绝对不能盲目地服从和妥协。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个行为的不正确性。不追着孩子喂饭,树立一个吃饭不能看电视、玩玩具的规矩,如果孩子不遵守,家长不妨让孩子尝试尝试饿肚子的后果。这样一来,要不了几次,孩子自然也就知道本本分分的吃饭了。
(2)无视规矩,没有纪律。
年前去堂姐家玩耍,桌上一大堆零食、水果和糖果,堂姐的两个小孩儿狼吞虎咽吃个不停,而我女儿哪怕要吃也会先告诉我一声。堂姐打开冰箱,拿出满满两盒巧克力给我女儿,我女儿摇摇头没有接受,见此情形她的两个小孩儿一人抢一盒飞快地消失了。堂姐很郁闷地说:“你怎么教的孩子,你看我那两个小孩儿感觉像饿死鬼一样,真是头疼。”
平日里父母太过随性,没有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孩子自然就没有纪律性。在孩子极小的时候,我们就教会她,穿着鞋子不能上跑到沙发、床上面玩耍;如果不认真吃饭,饿了不但不能吃饭也不能吃任何零食和水果;如果买回来的零食,在没有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吃了,那么下一次就不会再买零食回家了……规矩要趁早定,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想纠正,可就难上加难了。
(3)不懂得什么叫尊重,习惯性打断父母说话。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种习惯性打断别人说话的人,很让人反感。因此,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注意这个关键点,不能将其放任,让孩子将来也成为没有礼貌的孩子。
孩子小时候,都属于一个急性子。具体表现为,自己想要说的某些话,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说出来,而孩子根本不考虑父母是不是正在和别人谈话,也不考虑父母是不是正在电话会议,这不仅会给父母带来一些麻烦,也会削弱孩子在别人心中的好感度。
首先,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随意打断别人说话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就像孩子正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如果被家长故意打断,孩子也会有所厌烦。其次,教会孩子等待,如果发现自己想对家长说什么话,但是家长正在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想说的话放在心里,等爸妈忙完了之后,我们再告诉爸妈也不迟。
(4)和小伙伴发生一点点矛盾,就攻击别人。
不管是学龄前儿童,还是已经进入幼儿园、小学,甚至初高中的孩子,总有那么一小部分是调皮捣蛋,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如果孩子小时候的攻击行为,得不到家长的合理引导,势必就会成为一种靠武力说话的现象,将来孩子必定会惹出大麻烦。
面对孩子粗鲁霸道的行为,家长应该及时纠正,告诉孩子中攻击行为是错误的,是会给别人带去伤害的。如果孩子总是改变不了这个坏习惯,家长可要给予孩子一些适度的惩罚,比如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带孩子出去玩了。米歇尔博士对于这一点曾下过结论——如果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不管的话,孩子到了八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
(5)对父母说的话,左耳进右耳出。
读书写字的时候,标准坐姿是怎样的?很多孩子习惯性驼背,又或者喜欢把左手揣在兜里,丝毫不注重坐姿,家长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孩子依然装作听不见。所有的玩具,玩完了之后一定要进入收纳箱装好,可家长提醒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孩子依然漠视家长的指令。
如果在小时候,孩子就习惯了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就只会变本加厉,根本不会把家长放在眼里。对此,在纠正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好这几点:第一,不要隔孩子太远唠叨或者责备,我们要走到孩子跟前,把自己的想法明明白白的告诉孩子;第二,语气方面,尽量不要过于严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关爱,孩子更愿意执行家长的指令;第三,制定惩罚机制并且严格执行,让孩子在接受惩罚之后,自然就有记性。

教育孩子,不能纯粹讲道理,当道理听不进去的时候,惩罚也应该合理地利用起来。对于屡教不改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恩威并施,不能一味妥协,也不能一味的暴力执法。

教你几招轻轻松松改掉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