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教育孩子问题上 父母是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而不是孩子的仆人

居转户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我觉得可以去动物园实地考察一下。”行为依赖于别人是可怕的,那么思维依赖于别人是更可怕的事情。想是做的前提,不会思考,不知道去思考的人,如同没有灵魂一般。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思考,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子的场景,孩子坐在电视机前大喊大叫:“我口渴了”“我的游戏机呢?”没有一个称呼,没有一点礼貌对着父母大呼小叫,而父母们不但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纠正,还配合马上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像个仆人一样为孩子服务。家长们以为这是自己爱的孩子的表现,却不知道这就是在害孩子,孩子在这样子的家庭成长无法懂得感恩和分享。
1.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
父母即不能沦为孩子的仆人,孩子也不是父母的奴隶。很多家庭把孩子当成家庭的附属品,孩子没有发言权,甚至连选择枝也没有,导致孩子胆小、内向或叛逆,这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和孩子应相互尊重、学习,共同成长,一起分享,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2.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
有些父母错误地理解认为父母为孩子服务是应该的,也就没有把握好尺度,最后导致孩子身上问题一大堆,后悔都来不及。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充当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应该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父母把孩子往优秀的一面引导,孩子便会优秀;若是父母无法正确引导,那么孩子会出现种种问题。家长应有主见,有目的计划性地去引导孩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一定要重点关注良好习惯的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助于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到孩子日后的孩子,而一些坏的习惯也同样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日后的幸福生活。家长们有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这些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面对一些不良习惯,家长要早发现早制止,让孩子处在良好的成长环境当中。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孩子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只要喊一声“妈妈”或“爸爸”就万事大吉。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激烈、压力重重,孩子一旦离开父母亲人建造的水晶宫,走向社会,就会像离开水的鱼一样难以生存,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没有主见,能力不足,甘愿处于从属地位。缺少独立生活的勇气与能力,做事祈求他人帮助,性格优柔寡断,难做决定。在学校,他们表现为听老师话,对老师的要求奉为圣旨,如果老师没有提出具体要求,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处处让父母包办,处处让父母代劳,动手、动脑能力极差。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今天穿灰裤子还是红裤子?”在处理孩子自我生活管理的问题上,父母基本上可以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当然,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如系鞋带,家长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技巧,当孩子成功系好鞋带之后,对孩子所做的努力要及时做出肯定。要正确看待在生活技能学习过程的反复现象,记住父母的期望值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时,才能调动孩子的自理积极性,促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允许后果的发生
父母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您越是不冷静、越是督促、批评、越是替孩子着急,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却不能随着您焦急的心情而顺利进展。那么您不防保持冷静和快乐的心情,放弃与孩子的权力斗争,把责任交给孩子自己,这也本应该就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放开手让孩子去做,允许孩子做错,允许一些自然后果的发生。关键的是后果发生后,如何让孩子在补偿后果中尝到东西,如何去锻炼和实践社会。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在孩子自己第一次学习时,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自己学的习惯,遇到问题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思考;而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依赖性的孩子,父母抱着逐渐放手的原则,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到位。孩子在学习的整个时间里,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看管学习过程,要看结果。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学习途径和方法,总结失败,吸取教训,鼓励他上进。做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帮助者、鼓励者,而不是孩子学习上监视者、批评者、管教者。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我觉得可以去动物园实地考察一下。”行为依赖于别人是可怕的,那么思维依赖于别人是更可怕的事情。想是做的前提,不会思考,不知道去思考的人,如同没有灵魂一般。因此,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让孩子学着自己去思考,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教育孩子问题上 父母是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而不是孩子的仆人(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