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疫情肆虐,留学生们都是如何度过的?
新冠疫情 是2024年的关键词之一,身在海外的生比常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今年早些时候,网络上曾流传一种说法:国内打上半场,国外打下半场,留学生打全场。有留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抱怨说, 没想到这下半场似乎就打不完了 。在这一年里,他们经历了颇多波折,在学习和生活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扰,但不少人在困境中也得到了难忘的温暖。
逃难、适应,在疫情中互助
最难忘的事情,肯定是从美国 逃难 回国,人生头一次经历了撤侨,希望以后再也不会经历。 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读研的章同学这次的经历,是不少留学生今年的共同记忆。 一边刷包机信息,一边紧急打包行李、处理租房等生活问题。当时网上还有一些针对留学生回国的不友好声音,我们心理压力都很大。 在美国最后一年的章同学没能抓住机会好好旅游,最终只能带一些周围商场能买到的东西作为回国伴手礼。 不过大家都说,能平安归来是最好的。
与之相对的是另一部分从国内再返回目的国上学的留学生。就读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张同学表示,许多国内飞欧洲航班2月就被取消、延迟,最后他全副武装,转了三趟飞机才到德国。没几天当地就暴发疫情,大家便开始囤积食品,上网课。 最感动的是,大使馆给每名留学生发了 健康包 ,里面有口罩、防疫指南和消毒用品,满足基本日常防护需要。更重要的是,这给留德学子带来了力量,让大家有信心渡过难关。
过了 逃难航班 环节,留学生也渐渐适应疫情下的生活。在英格兰约克大学就读社会学专业的宋同学说,自己从未如此依赖3年前买的电脑:不停歇的网课,和亲友们实时联络,还有因封城无法出门,全靠电脑订购生活用品甚至是一日两餐。
宋同学说,今年自己印象最深的经历,是在10月突然高烧3天。 当时我并没有离开寝室半步,宿舍也只有两个欧洲同学同住。 她当时的心情一度紧张到了极点, 已经不记得当时如何找到学校的医护人员联络电话的 。当电话拨通后,宋同学磕磕巴巴地把情况解释清楚后,对方非常友好冷静地告诉她如何预约做新冠病毒检测、自我隔离,以及校方能够提供的帮助。她更没想到,很快指导老师也收到消息,并送来慰问和鼓励的短信,室友还将做好的三明治放在门口,怕她饿着。 之后,我被证实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但这次的经历让我感到在英国并不孤独,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应对紧急状况的办法。
有一天老师给大家上网课时,心血来潮地说,每周都在办公室里对着摄像头讲课太单调了。 谈起枯燥的网课中一件难忘经历时,在美国加州大学读博的王同学回忆起这个事情。 因为校园紧挨着大海,老师一路走到海边,在沙滩上捧着笔记本电脑上课。 王同学说,那天风浪很大,老师说什么都有点听不清楚,但在那一刻,她忽然深刻地感到,疫情已经这么长时间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想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不仅是字面意思,大家的精神都渴望冲破阻碍和束缚,重新获得自由 。
在今年的留学故事中,留学生在国内疫情暴发初期省吃俭用寄送防疫物资一事,至今令人难忘。中日之间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的抗疫故事让人为之动容,在日中国留学生群体在这当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在日本积极购入医疗用品,想方设法驰援武汉。国内疫情很快得到有效防控,日本又惨遭病毒肆虐。这批留学生再次充当起 桥梁 的角色,联系国内各方,辗转为日本的医疗防护输送力量。
日本向来有 打工文化 ,而在疫情下,留学生陷入 无工可打 的窘境,没有收入来源难以支撑求学生涯。据多家日媒报道,有来自西安的胡姓同学在静冈县立大学读书,原打算毕业回国却因疫情被困在日本。她所在的拉面店也面临经营危机,老板将拉面改为爱心便当,新老顾客排队购买,共同帮留学生渡过难关。日本一些民间团体也纷纷向滞留学生伸出援手。福岛县郡山市国际交流协会为当地包含中国留学生在内的约700人提供食品和生活物资援助,每人发放4斤大米。日本佐贺县也在日中友好协会等机构的组织下,给中国留学生发放米面、方便面等支援物资。
避开风波,另辟留学路
2024年春季开始,特朗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留学生的政策。虽然有一些没有成功实施,但对于疫情期间的留学生依然属于火上浇油。一年来,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的紧张关系让这两个留学大国成为很多学生做出国计划时要尽量避开的对象。也正因如此,一些学生意外地开辟了新的留学之路。
回顾2024年赴美留学,冲击最大的政策应该是宣布取消学生签证、访问学者签证等目前实行的D/S制度(即拥有合法身份期间,即使签证过期,只要停留在美国境内就不需要续签)。全新的拟议规则有意给学生签证设置一个 最长停留期 。另外,学生签证的 宽限期 (学生身份过期后给留学生的离境准备时间)将从60天变为30天。这给已深陷于疫情的留学生很大的打击。在一连串的新政策下,外国留学生想要长时间持续保持学生身份变得越来越困难。现在美国高校2024年的申请季还未结束,无法预知赴美留学生人数的变化,但根据美国著名的文书准备网站EssayEdge的报道,他们在今年的申请季流失了高达62%的中国顾客。
《环球时报》记者从几个欧洲国家的大学生服务机构了解到,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总数没有因疫情明显减少,有的甚至还增加。今年上半年通过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申请本科的中国留学生比去年增加两成多。根据《泰晤士报》今夏的报道,英国高校今年录取的新生人数中,8570人来自中国大陆,比去年同期的7490人增加14%。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英国以42%的比例超越美国,首次成为中国留学生心目中的 留学首选国家 。
目前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读的雷同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之前希望到美国学习MINT专业(数学、信息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专业),但这两年美国政府排斥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尤其是疫情以来,美国更是变本加厉,驱逐中国留学生,不让他们学习技术专业。他因此决定采取 B计划 ,来到国际化水平较高、专业教学突出的瑞士大学留学。 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前两年都会偏向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开始青睐欧洲大学,尤其是小语种国家。
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就读金融专业的陈同学也有类似的想法,原本是打算去美国读书的他,因在今年春天发现局势对自己去美国不利。到了夏天,他又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英国部分高校为确保留学生准时入学为他们包机。 我很快就对英国大学信任度提高很多 ,最终他将第二志愿变成第一志愿,和其他同学一起来到了北爱尔兰。
虽然,在陈同学来到英国之后,当地的疫情整体不断恶化,但北爱尔兰地广人稀,传染概率相对较低。 大家闲暇时,聊聊各自国家的疫情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收获还是挺大的。 陈同学说,自己来到英国,尤其是外界早前谈之色变的北爱尔兰生活才感觉到,当地人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 我正在每天记录自己的见闻,希望有机会能在新的一年出版发行,让更多打算留英的中国学生读到我的真实经历。
期待来年听到留学好消息
在跌宕起伏的一年中,很多留学生们在心境上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据《环球时报》记者的观察,在欧洲的中国留学生,内心可以说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欧洲 第一波疫情 来临时,留学生都有 天塌下来 的感觉,甚至感觉没了方向,灰心丧气;之后,大家慢慢适应,做好面对更严重疫情的防疫工作,积极上好网课,并利用社交媒体等与师长互动;现在到了 第二波疫情 ,一些留学生处于疫情疲劳期,对未来需要有新的认识和应对措施。
作为一个已经结婚、有家的留学生,疫情让家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但对更年轻、单身的留学生来说,疫情的冲击更大。 王同学表示,很担忧一些学生完全失去了人际交流,沉迷于游戏甚至在线赌博,过起晨昏颠倒的日子。 这次的疫情,对大家身心健康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不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很多学生,还是对新的一年抱有乐观的态度;即便疫情没有明显的缓和,大家也希望在各国逐渐适应防疫的情况下,留学生活也能得到一些改善。
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日本留学生人数连续7年保持增长,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学生以12.44万人高居榜首,占比接近四成。但今年疫情以来,原定于春季前赴日的新留学生几乎均未能入境。日本文部省出台相关规定,允许这批学生从海外申请日本国内的奖学金项目。此外,原定于上半年举行的各项国际招生和标准化考试被相继取消,日本国内的大学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以保证外国留学生顺利升学。
英国在12月24日宣布与欧盟就脱欧贸易协定达成共识,这也意味着英国从明年1月开始,将走向更加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向。其中,在教育和就业领域,英国已经制定计划,通过修改移民政策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在曼彻斯特大学就读媒体专业的郑同学和在伯明翰大学就读政治专业的冯同学对记者说,他们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够在当地媒体或研究机构找到实习甚至是工作机会。但如果竞争压力太大,也会考虑在当地大学继续深造。 匆匆一年在英国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下少有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感觉新的一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当地社会。
对于明年的留学,最近几天欧洲各国大学都爆出好消息。英国多所大学将降低2024入学要求,还有学校减免部分学费或课程优惠。德国、奥地利、北欧等地的大学给学生提供各种补助或贷款,大学申请延长等措施。欧洲国家尤其是非英语国家希望加大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争夺中国留学生市场。
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的倪同学对记者说,现在看来疫情起码还要持续几个月,等欧洲多数人疫苗接种完毕,欧洲大学教学也许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新的一年里,关键还要坚持两三个月,防疫和学习两手抓。
至于明年打算赴美的留学生,拜登正式就任总统也让他们有了新的期待。虽然目前拜登团队对于留学生等对华政策还未明朗,王同学表示,希望明年政策上可以更加宽容, 让大家能放心在美国完成学业,也希望之前不得不回国远程上课的同学也可以早日回来 。
如果你对国际本科/硕士项目感兴趣,需要专业老师进行解答介绍,可电话咨询:13370044850,或者添加微信,我们将为你提供详细课程规划。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