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显灵真实事件,太上老君显灵
在科学思维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往往会受困于种种认知局限。进而将所有超出自身理解的诡异事件,都用鬼神怪力去加以解释。于是就有神棍为了各种目的,将之渲染为本教派的专属福祉,借此来广收教徒。特别在事关生死的军事层面,这类现象非常突出,并且远非现场的即兴发挥。
罗马时代的早期基督教会,就是这类舆论宣传手段的运用常客。尽管在君士坦丁大帝认可其地位之前,许多军团士兵都不是其思想的信徒。但这并不妨碍后来者重新加工历史,在有限的字里行间添加新的“插件”。
向前追述许多罗马军事奇迹会被追述为神迹
最早被基督僧侣们视为影响战争成败的奇迹,发生在耶稣死后的一个半世纪。公元172的年7-8月,马科曼尼战争进入最激烈阶段。至少有1个军团的罗马士兵,因指挥官失误而在被包围在今日的斯洛伐克境内。由于对方事先设置伏兵,又切断了罗马人的所有联络要道,致使后者很快就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蛮族甚至还控制水源,企图依靠烈日骄阳来困死他们。
然而,天气却突然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大片乌云被突然刮起的强劲暴风刮至战场上空,使得猛烈的雷暴和大雨接踵而下。原本看似在劫难逃的罗马士兵,也因这次气候突变而缓解了饮水危机。此后又成功逆转战局,从蛮族对手的包围圈中突破而出。整个事件也以“暴雨奇迹”的名号响彻帝国四境内。
最初的暴雨奇迹 被归功于神使赫尔墨斯
按照现代气候学理论,这不过是夏季晴雨交替变化的某次典型。即便在知识水平欠佳的古典时代,罗马人最初也只视为神使赫尔墨斯的恩赐和皇帝马库斯-奥勒留斯的魔力。但早期基督僧侣们为方便传教,很快就将此战与上帝造福进行捆绑。
约在事情过去的20年后,宗师级大儒特图利安就开始宣称,罗马军队中的基督徒用虔诚祷告换来了救命大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谎言经过一代代主教们的不遗余力传播,演变出更多离奇荒诞的说辞。比如君士坦丁大帝的御用文人,也是教会史学家的欧西比乌斯就表示,第十二“雷霆”军团也是因基督徒士兵的祈雨祷告成功才被皇帝赐名为“闪电”军团。事实上,这个军团早在公元1世纪就有“闪电”称号,明显早于暴雨奇迹的发生年代。然而,这并不能阻止战役本身成为历史上的首起基督教沙场显灵事件。
闪电军团的建立 远早于神迹发生年代
愈演愈烈在内战中获得全胜的君士坦丁大帝
公元4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新一轮内战开启,类似的操作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例如发生在 312年10月28日的米尔维安桥战役,让竞争帝位的君士坦丁和马克森提乌斯两人大打出手。前者凭借麾下部众精锐的战力,严格执行了既定战术,从而赢得了最终胜利。但到教会史学家的笔下,功劳簿便毫无意外的从凡人身上剥离。
根据虔诚的教会作家拉克坦提乌斯记载,君士坦丁在战前的睡梦中受到上帝启示,把属于基督的天国十字标记画在盾牌上。从而给敌人以巨大威慑,并带领部队走向胜利。欧西比乌斯则青出于蓝,直接架构出皇帝本人在战前祷告并得到上帝会帮助自己的轶事。按照这位御用文人的荒诞描述,天主感动于君士坦丁祷告,在正午高挂的太阳边上显现出十字架形状。甚至还附有一组“借此克敌”的文字,看的全军为之士气大振,从而势如破竹的杀进罗马城。
内战中惨遭神迹碾压的 马克森提乌斯
公元313年4月30日,君士坦丁的妹夫李锡尼为控制帝国东部,同对手代亚在特兹拉卢姆爆发血战。最终依靠麾下的多瑙河精锐部队,以少胜多的击溃了来犯劲敌。由于统帅是君士坦丁的大舅哥,对手的阵营则是多神教信徒居多,自然成为非常合适的渲染对象。拉克坦提乌斯在描述此战的显灵时还给出过更多细节。天使不仅主动在战前就托梦李锡尼,告诉他应该如何祷告,还让其将具体的操作指示给全军。内容从小到祈祷祝福的祷语,大到制作刻有基督符号的武器和护具,几乎涵盖了方方面面。李锡尼的军队也是如有神助,而代亚方面的行动则是无一不顺。
当然,倘若前后言行不能一致,过去的福祉就会立刻变成噩运。倒霉的李锡尼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因不满君士坦丁的独霸天权力而与之反目成仇。鉴于对方始终得到教会支持,就不得不重新拉拢异教徒,进而成为主教们的口诛笔伐对象。因此在公元 324年亚德里亚堡大战前夕,李锡尼治下的数座东部城市都因目睹到基督大军的入城异象。等到战斗爆发,又是君士坦丁高呼救主上帝之名,并靠符号才击退李锡尼的首攻部队。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让士兵将基督教符号画上盾牌
人性的缺陷内战中的多神教派系军队 是神迹的主要制裁对象
毫无疑问,除君士坦丁下令为武器刻上十字符号,许多战场神迹都是他授意御用文人在肆意编造。这位大帝本身就是一个行事不择手段、且性格冷酷至极的利益至上者,很难与任何虔诚的信徒划上等号。当时的不少教会作者,也是擅长阿谀奉承的贪生怕死之辈,自然会绞尽脑汁的迎合其口味。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战场显灵都是在单方面说谎。公元405年初,哥特人拉达盖苏斯就纠集了由本族亲信、凯尔特人和日耳曼部落组成的大军,包围了名城弗洛伦萨。该城居民经历长时间的围困,几乎到了穷途末路境地。但米兰主教圣安布罗斯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向市民宣称自己在梦中得到上帝启示,西帝国的援军将很快赶到。由此激励起民众的抗争意志,并成功坚持到名将斯提利科赶来解围。虽然只是圣安布罗斯的个人说辞,但的确是在危境中到积极作用。这也是古今中外的将领,都热衷于使用宗教手段的根本原因。
盾牌有基督教符号的军队 就是神迹的现实投射
遗憾的是,真正撑起重担的神迹只有极小比例。这是因为大多数教会史学家为传教或提高自身地位,都热衷于不断发明和宣扬荒诞怪力。由此带来的以次充好现象,反倒让真实性较强的那部分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但民众从来都不是真相追求者,人类的理性也往往被容易被情绪给瞬间吞没。所以,真正的奇迹见证者,也只能屈居于繁多神迹之下。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覆亡和古典时代结束,挣脱束缚的教会也在中世纪乱局中变本加厉。类似的显灵事件也会有进一步的井喷式涌现,最后因大众的审美疲劳而适得其反。此后,随着时代进步和民智开启,人们对待信仰的理解也将更进一步。神棍虽然依旧泛滥,却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人请出了各种专业领域。
欧洲十字军东征是公元几世纪的事
十字军远征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基督教(天主教)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由于罗马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徒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数是针对伊斯兰教国家的,主要的目的是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耶路撒冷。东征期间,教会授予每一个战士十字架,组成的军队称为十字军。十字军东征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到近代,天主教巳承认十字军东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是使教会声誉蒙污的错误行为。 九次东征 公元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宗教大会上说∶“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徒的‘圣城’(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教皇还蛊惑人们∶“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它的物产丰富无比,就像另一座天堂。在上帝的引导下,勇敢地踏上征途吧!”十字军东侵前后进行了9次。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096—1099年),参加的约有10万人。骑士十字军兵分4路,1097年会合于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城夺地,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于1099年7月15日占领耶路撒冷,接着按欧洲国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十字军横征暴敛,促使人民不断起义,政权动荡不定。 第二次十字军远征(1147—1149年),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次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1189—1192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

在德国,儿童也是受骗参军。大部份儿童因饥饿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则流浪乞讨。最不幸的几千个儿童被拐卖。 第六次十字军远征(1228—1229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 第七次十字军远征(1248—1254年)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1270年),是法国国王“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十字军很快便攻取了达米埃塔,但却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况。熬过瘟疫后,十字军进攻开罗。十字军被由将领拜巴尔率领的奴隶骑兵(马穆路克)打败。结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被杀,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当时的苏丹被其马穆路克军官推翻,故法国以大笔赎金赎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领导,进军突尼斯。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路上发生传染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上下令撤退。此次十字军东征以撤退收埸。 第九次十字军东征(1271年—1272年),由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领导,赶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经无力回天。他在阿卡签定了停战协议,于1272年返回英格兰继承王位。 至此,十字军东征时代基本完结了。
基督教历史有哪些重大事件?
这两个教振原来都是基督教的主要教区,有利益就有冲突,在基督教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两大教区为争夺最高宗教地位而展开激烈的斗争,导致了最终公开的分裂。
按照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的决议,罗马教会在几大教区中名列首位,其次为亚历山大教会和安条克教会。后来随着君士坦丁堡的建成和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君士坦丁堡教会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迅速发展,大有超过罗马教会之势。公元381年基督教第二次大公会议确定其地位在罗马教会之下,在其他教会之上。但是,君士坦丁堡教会不满足屈居于罗马教会之下,位居基督教世界第二的地位,特别是在古都罗马已经丧失其原有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后。公元451年第四次大公会议决定扩大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宗教管辖权,并明确承认君士坦丁堡教会享有与罗马教会一样的宗教特权。会议决议第二十八款指出:与罗马教区“同样的特权授予最神圣的皇都新罗马,因为这个拥有皇权和元老院光荣并享有与帝国故都罗马同等特权的城市理应在宗教事务中享有与其地位相符的权力”。由此,君士坦丁堡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增加了与罗马教会抗衡的实力。
而另一方面,罗马教会在日耳曼民族迁徙造成的西欧世界的混乱中,不甘心接受其世界中心地位丧失的现实,于是打起“彼得教会”的大旗,坚持其在基督教世界中的最高地位。两大教区在争夺最高地位的斗争中各持一端,日趋激烈。罗马教会利用君士坦丁堡教会与亚历山大和安条克等东方教区的矛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利用拜占廷皇帝控制和打击罗马教会。双方都利用神学问题相互攻击,就连细微的神学争议都会成为两大教区领袖借用的武器,从而演化为势不两立的信仰大战。
当大教长约翰(582~595年在任)公开采用“普世的”教会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任)立即加以否认,予从公开的抨击,声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教区都不拥有对其他教区的管辖权,自称代表他人的普世的教会就是反对基督。
在毁坏圣像运动期间,双方的斗争进一步加剧,导致了互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的地步。拜占廷皇帝决定由驻拉文纳的总督监管罗马教会,并收回罗马教区在西西里意大利南部地区的财政权等措施,这无疑是进一步加速了罗马教会脱离拜占廷帝国的过程,两大教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当意大利北部伦巴德人进攻罗马城时,罗马主教立即向法兰克王国寻求支持。
公元756年教皇斯蒂芬二世(752~757年在位)接受法兰克宫相丕平的“献土”,开始了行使其教俗君主权力结合的教皇权,而教皇利奥三世(795~816年在位)在公元800年底为查理大帝的加冕标志着罗马教会最终脱离了拜占廷帝国的控制。拉丁教会和希腊教会不同的文化背景更使它们相互蔑视和仇恨,终于导致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公开大分裂。
公元1054年7月16日,教皇利奥九世(1049~1054年在位)派往君士坦丁堡的特使宏伯特利用在东正教最高圣坛圣索非亚教堂作弥撒之机宣读了开除大教长米哈伊尔一世(1043~1058年在任)教籍的命令,指责“米哈伊尔及其追随者”“犯有使用面包做圣餐的错误和渎神之罪”。米哈伊尔立即在宗教大会上反唇相讥,对罗马特使及其有关教徒处以破门律,指控他们“如同野猪一样来到圣城企图推翻真理”。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两教会的最后分裂。
随便看看:
- [灵异恐怖]上班闲余时间适合学什么(上班时间空闲可以做点什么副业)
- [灵异恐怖]好看的古装片儿有哪些?(士兵电影结局)
- [灵异恐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是什么意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秋是
- [灵异恐怖]怀孕夫妻可以同房吗(孕中期同房流产)
- [灵异恐怖]湘西自治州是哪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 [灵异恐怖]tvb好看的古装剧有哪些(神雕侠侣古天乐版黄药师是谁演的?)
- [灵异恐怖]新婚有什么注意事项(天亮以后是哪个电视剧)
- [灵异恐怖]云南人民国时期娶日本老婆(民国娶日本女人的名人)
- [灵异恐怖]霍金去世过程(报废整体资产其中一项固定资产不知道原值怎么办)
- [灵异恐怖]空姐退了会从事什么工作(空姐多少岁退休?退休以后都做什么工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