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中科院:为寻第一代恒星灰烬提供重要数据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 【奇闻快递】10月14日消息,近日,中科院研究员唐晓东首次测得星体能区的碳12(12C)镁23(23Mg)反应几率,为寻找宇宙第..."
【奇闻快递】10月14日消息,近日,中科院研究员唐晓东首次测得星体能区的碳12(12C)镁23(23Mg)反应几率,为寻找宇宙第一代恒星上海居住证积分申请入口,undefined灰烬提供重要数据。 近日,中科院研究员唐晓东首次测得星体能区的碳12(12C)镁23(23Mg)反应几率,为寻找宇宙第一代恒星灰烬提供重要数据。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唐晓东首次在星体能区测量了碳12(12C)镁23(23Mg)的反应几率,为寻找宇宙中第一代恒星的灰烬提供了重要实验数据。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据了解,大爆炸后4亿年,宇宙中诞生了第一代恒星。理论预言,在这些星体熔炉中,原子核反应将大爆炸产生的氢和氦熔合成更重的元素,而其燃烧剩下的灰烬具有一种独特的元素丰度分布,这对认识第一代恒星性质及第一代星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原子核反应中,12C和23Mg反应几率对认识理论预言的元素丰度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星体环境下,由于该反应几率很低,各种理论预言存在很大分undefined歧。  由唐晓东和美国劳伦斯利物莫国家实验室博士布赫共同带领的核天体物理团队成员,来自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匈牙利科学院、瑞士巴塞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等10家科研单位。他们利用实验室中的低能加速器以及低本底碳靶和灵敏中子探测器,首次在星体能区对该反应几率进行了测量,达到天体物理学家要求的精度,由此更加精确地预言了第一代恒星灰烬的元素丰度分布,为寻找第一代恒星的印记提供了坚实基础。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