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发现,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有望解决航发难题
最近,中国互联网上一个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在疯传。有网友分析认为,中国科技和军工领域之所以在近期有大批成果集中亮相,就是因为咱们在航天探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此为由头,有网友不禁脑洞大开,调侃地指出为了获得划时代的尖端科技,中国人在月球背面“虐待外星人”,外星人终于招了。
玩笑归玩笑,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的确被应用到了军事领域。近期,美国人就发现,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的稀有金属,帮助我国航空领域摘掉了6代机航发落后的帽子。
长期以来,我国航空领域最大的短板就是航空发动机。由于起步晚,再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航发技术始终不如美西方。以我国的五代机歼-20为例,在早期也是装备的俄制AL-31F发动机,这不仅限制了战机的性能,而且无法掌控核心技术自主权,这始终是航空人的一块心病。而在近日,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随着中国两款六代机首飞后,美国人终于发现,中国科学家通过“天宫”空间站首次制造出了符合工业应用严格要求的稀有金属铌合金,这让中国航天终于有能力治好“心脏病”。
这一技术进展之所以引发了广泛关注,就是因为它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铌合金是一种耐高温材料,主要用于涡扇航空发动机的叶片制造。测试显示,由铌合金制造的航空发动机的叶片可以承受1700度的高温,这个温度已经接近现有先进发动机的涡前温度。一旦该项技术取得突破,涡扇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将大幅提升,中国航发技术水平不仅将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中国的这一系列技术成果,也将会改变未来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
在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中,美国的全球首款五代机F-22“猛禽”采用的F119发动机就是公认的全球顶级发动机。尽管已经问世多年,但它在很多数据指标上依然是全球标杆。就以耐高温性为例,其涡前温度高达1700
摄氏度。如今,我国航空部门通过铌合金技术的突破,自已让中国的涡扇15发动机能够承受相同的温度水平,整体性能有望接近F119。这也意味着,未来装备优化版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战斗机将进一步增强超机动性,可以轻松完成“眼镜蛇机动”“落叶飘”等复杂动作,在五代机领域的领先优势将更为明显。
其实,铌合金技术的突破不仅有助于涡扇发动机的优化升级,还对未来六代机的发动机研发具有深远影响。以此前惊艳亮相的歼-36和歼-50两款六代机为例,不出意外将在其发动机设计中广泛采用铌合金,以解决高速巡航和超机动性等技术瓶颈。
随着这一材料的应用,六代机的表现将进一步提升,使其在战场上具有更强的战斗力。除了战斗机之外,铌合金技术还可能应用到战略轰炸机领域,“20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轰-20战略轰炸机的研发也有望受益于这一技术。一旦拥有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动力系统,轰-20的远程打击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有了核心技术之后,我们也无需有被美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后顾之忧。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控制着金属铼的技术路线,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导致我国在航发领域始终落后于西方。如今,中国通过研发铌合金绕过了这一封锁,成功实现了技术独立。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崭新地位,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将不再依赖他国技术,能够自主研发出更为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还是那句话,自主创新,自力更生,走我们自己的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