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00万年里,人类丢失了两个染色体,外星人改造了人类?
人类从类人猿祖先进化至今约500万年,期间发生了许多惊人的变化:站立行走、语言诞生、大脑扩张。但还有一个变化鲜为人知:我们的染色体少了一对。
现代人类有23对染色体(46条),而黑猩猩、大猩猩等近亲有24对(48条),这“丢失”的一对染色体,是自然进化的偶然,还是外星人“改造”的证据?
接下来让我们去寻找真相
首先染色体是DNA的载体,储存在细胞核内,决定生物的遗传特征,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99%,但染色体数量不同,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都有24对染色体,而人类只有23对。
这意味着,在我们与黑猩猩分化(约500-700万年前)后的某刻,一对染色体“消失”了,这引发了两种猜测:一是自然进化导致染色体融合,二是外星人干预了人类基因。
2003年《自然》杂志刊登的研究破解了部分谜团,科学家发现人类的第2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异常大,包含约2.43亿个碱基对,远超其他染色体,对比黑猩猩基因组,发现黑猩猩的2A和2B两条染色体(各约1.2亿碱基对)与人类2号染色体高度相似,基因顺序几乎一致,只是中间有一段“接合点”。
这表明人类的2号染色体是两染色体融合的结果,而非“丢失”,融合点还有端粒(染色体末端的保护结构)和着丝点(染色体分裂时的连接点)的痕迹,像两条绳子被拼接成一根。
染色体融合在自然界并非罕见,马的染色体(32对)比驴(31对)多一对,家鼠(20对)比野鼠(13-17对)多几对,融合通常发生在两条染色体头尾相连,形成一条长染色体,遗传信息基本保留,人类2号染色体的融合可能发生在500-700万年前,南方古猿或早期人属出现前。
至于融合如何发生,可能是随机突变,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在分裂时,染色体可能错配,两条染色体通过端粒“粘合”,形成一条新染色体,新个体若存活并繁殖,让这个突变继续传下去。
2号染色体虽大,但基因功能未明显丢失,说明融合没破坏关键遗传信息,但它可能影响基因表达,比如大脑发育相关基因(FOXP2,语言能力)或免疫基因,可能间接促进了人类智慧的提升。
更广义来看,染色体融合是进化随机性的例证,500万年前,偶然的基因“拼接”改变了人类祖先的命运,像掷骰子掷出关键一击,没有它,我们可能仍是树上的猿猴,或另一种智慧生物。
现在人类已掌握基因编辑(CRISPR),未来可能主动改变染色体,比如修复遗传病或增强体质如果外星人假说是真的,未来的基因技术可能让我们找到“改造”痕迹,比如异常的DNA插入序列,但目前看来,人类基因组的99.9%与自然进化吻合。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夜空为何黑暗?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困扰了科学家近百年!
- [科学探索]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将在上海举办 泰国为主宾国
- [科学探索]创新“头雁”,还看首都北京!
- [科学探索]从日常穿戴到探索太空,纳米材料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技术
- [科学探索]比光速还快一万倍,瞬时的量子纠缠,是否违反了相对论?
- [科学探索]种舟十八号对接天宫!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会师,90后乘组创历史
- [科学探索]美国大搞“全女太空旅行”,西方吹嘘这是针对中国航天的重大胜利
- [科学探索]地月大救援——青春在深空探测征程中书写耀眼的中国答案
- [科学探索]直径两光年的太阳系,会成为人类文明永远的牢笼吗?
- [科学探索]让“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有力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