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遇见古建:“四合院里的科学世界”开启时空对话
在青砖灰瓦的古朴院落中,一场跨越千年的科学对话悄然展开。5月17日,由科学出版社与《科学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四合院里的科学世界”系列科普讲座,在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科学出版社的四合院内圆满落幕。活动巧妙融合传统建筑智慧与现代科学精神,吸引了数十名观众现场参与并进行了直播,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活动主场的四合院始建于清代,其“天圆地方”的建筑格局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恰与讲座主题形成时空呼应。主办方特别设置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陈区,通过珍贵手稿、百余幅照片和实物,生动呈现了严济慈、钱临照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让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感悟"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李明涛研究员以《天外来客:小行星防御与利用》为题,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宇宙探险。从《史记·天官书》中“星坠至地则石也”的精准论断,到现代空间监测网对近地天体的实时追踪,李明涛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展现了直径10公里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灾难场景。“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事例告诉我们,行星防御不是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关乎人类存续的必修课。”其团队研发的“以石击石”防御方案,更让在场青少年直呼“这才是真正的宇宙级脑洞”。
“当影视剧中的‘荧惑守心’令观众费解时,其实古人早已构建起完整的天象解释体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亮研究员以《守望星空:钦天监与古代天象观测》为题,带领观众破解星象密码。通过再现钦天监在观象台观测的场景,解析“五星连珠”祥瑞背后的行星运行规律,揭露日月食记录中的政治博弈等,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观象授时”的科学传统。当PPT展示出陶寺史前天文台的复原情景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现场活动特别设置三个互动环节:“科学的故事”集章挑战:通过展示的插画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收集各自喜爱的科学故事印章;“星空之问”提问交流:核武器可以在太空中拦截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吗?用巨型磁铁产生的斥力可以把来袭的小行星推走吗?中西方不同的天文体系在交融过程中有没有冲突的地方呢?古时候的星空和现在的星空差别很大吗……一系列问题获专家现场解答;“科学世界AR”沉浸体验:以AR技术多维呈现科学技术知识,吸引观众纷纷体验。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本次讲座开创了“历史空间+现代科学+沉浸体验”的科普新模式。据主办方透露,后续将陆续推出主题讲座,依托科学出版社背后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及全国高校的顶尖科研资源,围绕量子计算、深海探测等前沿领域,持续打造“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盛宴。
“在四合院里讲科学,是尝试用更中国的方式讲述人类探索真理的故事。”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科学世界》杂志社总经理侯俊琳表示,“当孩子们抚摸着百年梁柱探索星空时,这种跨越时空的知识传承,或许就是科学精神最好的启蒙。”(宋雅娟)
来源: 光明网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2500年前的鸡蛋是什么情况?长什么样(完好无损)
- [科学探索]碳基生命是什么?碳基生命有哪些特点和弱点
- [科学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空气稀薄气温-100度(没有生命)
- [科学探索]中国历史上三个半圣人 半个圣人是谁为何只算半个
- [科学探索]生活中必懂常识!12个可怕的生活黑客(棉花糖能减轻喉咙疼痛)
- [科学探索]万众瞩目!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机器人科技趋势势不可挡
- [科学探索]量子自杀是什么意思?量子自杀实验主要证明什么
- [科学探索]七色组织,暗藏玄机的中国杀手(每个都厉害)
- [科学探索]哪些蔬菜有中毒的危险?十大最危险的蔬菜(都很常见)
- [科学探索]世上罕见的小生物 你有见过吗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