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微米的乳酸菌菌株,何以成为中国“反卡脖子”的底气?
1
“别看我小,倍儿有能量”
我是一株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
乳酸菌菌株
透过光学显微镜放大1000多倍
才能看到我不到2微米大小的模样
2002年,张和平教授带领科研团队
千里迢迢来到草原采样
将我从牧民代代相传的
自然发酵酸马奶中分离出来
给我起名“干酪乳酪杆菌Zhang”
张和平教授早年采集自然发酵乳制品样本
干酪乳杆菌张L.casei Zhang电镜照片
我在实验室陆续迎接着
他们寻访46个国家采集而来的
55328个乳酸菌菌株
入住“新窝”——
全球藏量最大、种类最全的
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
我的邻居们不仅“来路不凡”
有的来自人体生物样本
还有的搭载长征五号去太空周游了一圈
而且个个“本领高强”
在餐桌
赋予食物独特的发酵风味
令人胃口大开
在牧场
代替抗生素帮助家畜
抵御疾病、健康养殖
在农田
分解有机物改善土壤质量
促进植物生长
集结了5万余个乳酸菌菌株“天团”的
种质资源库
让乳酸菌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有了资源基础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酸菌种质资源库与基因组数据库
张和平团队证实
在我小小的身体里
能够发挥出
降血脂、免疫调节、抗氧化
拮抗肠道病原菌生长等
多重益生功能
他说
“做科研的目标就是
为社会服务,为产业服务”
就这样
我们朝着产业转化的目标
加快步伐
2
“我见证了中国原创乳酸菌菌种
从0到1,再到100的跨越”
2011年1月
我不会忘记这个
令我自豪的时刻
我成功应用于
国产益生菌饮料并投入市场
中国原创乳酸菌菌种从“0”到“1”
从“1”到“100”
实现了产业化
出现在国内50余家乳企生产的
酸奶、乳酸菌饮料、奶粉
益生菌膳食补充剂等
各类产品中
还在畜牧业养殖、发酵饲料等领域
实现产业规模化
近3年
在相关代表企业产生效益
达175.42亿元
看着企业订单和合作纷至沓来
我感慨万分
因为这成绩来之不易
20世纪80年代
因缺乏种质资源
和优良菌株筛选技术
张和平教授在内的
乳酸菌科学研究者们
曾有过一段艰难的迷茫期
当时
乳制品发酵剂的
相关研发技术、知识产权等
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
国内95%的乳制品企业
依赖进口菌种
价格十分高昂
为探寻乳酸菌制备核心技术
他们到国外求取经验
却吃“闭门羹”
意识到核心技术等不来、要不来
张和平下定决心通过技术攻关
掌握乳业“芯片”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
他们研发出乳酸菌代谢调控培养等
三大关键产业化技术
使活性菌体存活率提升30%
贮藏稳定性提升51%
活菌数达1.5万亿CFU/g
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成功实现产业转化
如今
西方国家把来自中国的张和平团队
视作行业内不可低估的竞争对手
“中国菌”也成功站在了世界舞台上
3
“靠数据‘出圈’
我为世界科研供‘良方’”
科研团队收获了越来越多的
傲人成绩
却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
我在休眠时总能听见
实验室传来键盘敲击声
2023年
张和平团队启动
“乳酸菌万株基因组计划”
那时很多人说
这是“吃力不讨好”——
5万多株菌株,测序、分析、建库
得熬多少个日夜?
张和平教授却说:
“当年买国外菌
人家按‘株’论价
现在我们要让
每个菌种的‘本事’都明明白白”
我目睹了他们的付出
2023年iLABdb数据库上线那天
我的名字“干酪Zhang”出现在首页
而今来自104个国家的
104710个乳酸菌基因组数据
在这里“安家”
像一本摊开的“乳酸菌百科全书”
张和平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乳酸菌特征代谢物解析
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开发的
高通量筛选技术
“中国菌”的基因密码
渐渐在世界各地长出了根系
4
“渺小如我,揣着强国梦生长”
在种质资源库的陈列柜里
我挨着那株去过长征五号的菌株
玻璃反光里
仿佛看见了30余年前
张和平第一次走进草原的样子
背着帆布包,徒步在牧区转一整天
只为从牧民的酸粥、酸奶里取一毫升样品
这些年他带着团队
走过荒漠戈壁、攀上高原牧场
把55328株菌的“籍贯”“特性”
都刻进了中国的资源库里
张和平在草原采样
张和平在实验室工作
那些年的 “天价菌种” 像一根刺
至今仍扎在记忆里
现在
我们的原创菌株
撑起了发酵乳制品的半壁江山
从酸奶到奶粉,从餐桌到牧场
“中国菌”不再是进口标签的“替代品”
而是写进国际学术论文的“中国方案”
看着“自主研发菌株”的标识
我突然懂了
张教授他们30余年寻的
是把乳业“芯片”攥在手里的志气
是让14亿人喝上“中国菌”发酵奶的底气
当国外同行在学术会议上
探讨iLABdb数据库
当中国原创菌株随着科研合作走向世界
这微米级的小生命
早已成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国符号”
资源库电子屏上的每一个数字
都映射着科研人员蹲在显微镜前的专注
牧民递来酸奶时的笑脸
实验室里365天不熄灭的灯光
从被“卡脖子”到“反卡脖子”
我们的故事很小
小到只有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却又很大
大到装得下30余年的风雪兼程
装得下中国科研人
不言放弃的强国梦
你看,这藏在菌种里的“中国底气”
不正在每个中国人的餐桌上
在越来越广阔的世界舞台上
悄悄生长吗?
转自:新华网
来源: 蝌蚪五线谱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上帝悖论已解决,说上帝不是万能的只因人类太无知
- [科学探索]肉眼看到的星星有多远?最远距离地球多少光年
- [科学探索]人类进化失败的9大器官:人体最没用的器官揭秘,第八个亮了
- [科学探索]“菠菜心脏”与人体组织的结合 如何用菠菜叶脉来代替?
- [科学探索]盘点养八哥鸟几大的忌讳,养八哥会旺风水吗?
- [科学探索]封神榜六大凶兽 马元脑后长手最为凶残另类
- [科学探索]万众瞩目!2023年十大科技趋势,机器人科技趋势势不可挡
- [科学探索]狗能看见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解释:视觉比人类灵敏
- [科学探索]人达到光速会怎样?发生的事情无法想象(永生或死亡?)
- [科学探索]7000000亿年的地球图片,地球7000000亿年前后是什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