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2025年07月29日 07:31 星期二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大刘的一系列科幻小说,严重的拉低了民众对科技的认知!

作者:eric 时间:2025-05-27
导读:#头条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首先得说——这是一个“个人观点”。不算是标题党,但大家且听W君细说。接着得说一下读书的态度,一直以来W君对“读书”这件事是有一点泾渭分明的原则的,一本闲书无论它是小说、散文...

#头条深一度-深度阅读计划#

首先得说——这是2024年上海落户政策,undefined一个“个人观点”。不算是标题党,但大家且听W君细说。

接着得说一下读书的态度,一直以来W君对“读书”这件事是有一点泾渭分明的原则的,一本闲书无论它是小说、散文、传记、诗歌,无论有多少错误但那么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观点能让人得到启迪那么这本书就值回了书价以及阅读这本书所花费的时间。而一本专业书则是需要完全通读不能有一点疑惑否则就对不起对这本书的付出,但如果能从一本专业书中找到作者的疏忽错误并理解作者到底是怎么错的那这本书的价值对于W君来说就很高了。

个人很喜欢看刘慈欣的小说,尤为喜欢《山》,这本书所构建的想象是“当不同文明的起点不同会有不同的命运”,在W君看来要比“黑暗森林”精彩的多。所以对刘慈欣是很棒的科幻小说家这件事也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不过,那么今天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呢?原因在这里:

最近看到一张图,说的是2035年你正在太平洋上执行任务,开着量产版的六代机,突然想起了前辈推荐的那本《全频带阻塞干扰》——配图是一脸兴奋的飞行员表情,背后是某种模糊的战机剪影,气氛轻松、科技感十足。

我当时一笑,但笑完后只剩下一种强烈的违和感——原来大刘的小说真的已经被人们当成“预言书”来使用undefined了。

要知道,科幻和科技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东西。其中的差距相当于一盘西红柿炒鸡蛋和一台拖拉机之间的差距。

我们在评价一盘炒得好的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往往会说“红是红、黄是黄,好漂亮”,看到这个拖拉机的时候你也可以说是“嚯~红是红、黄是黄的,好漂亮”,但凡是有点智商的人都不觉得它们是同一种东西。

所谓的“全频带干扰”其实就是这样的一坨“屎黄屎黄”的伪科学,但还真有人当真!

简单的说下“全频带干扰”为什么是伪科学:从物理层面说,全频带干扰意味着干扰方要在极宽的频率范围内发射强功率电磁波,覆盖从长波、短波、VHF、UHF、毫米波到激光通信甚至潜在的量子通信载体。这不是发个“吼”的问题,而是得每种频段都单独“对症下药”,设备体积、能耗、天线设计全都不是一句“架个发射器”能解决的。

小说中的“洪水系统”从3KHz干扰到30GHz。这个是有来源的,看图:

这基本上是涵盖了我们无线电应该用的绝大部分频率,但是一个电厂工人或许没有见过雷达,这就和农民幻想皇帝是用金锄头耕地一样的感觉了。

你以为的雷达都是这样的,

或许还有这样的:

但很难知道雷达还有这样的:

这是AN/FPS-95雷达,每根天线长度达到620米,由13-59米的中间梁柱支撑,下面的金属网形成一个巨大的天线反射罩。

为什么要把天线做得这么大?AN/FPS-95是一款超视距雷达,工作在高频(HF)频段(3-30 MHz),对应波长范围为10-100米。天线的尺寸通常需要与波长成正比,以确保高效的信号发射和接收。AN/FPS-95的天线长度达到620米,正是为了匹配其低频段(HF)的长波长需求。巨大的金属网反射罩则用于聚焦电磁波,形成方向性更强的波束,从而提高探测距离和精度。

而且18组对数周期天线(log-periodic antennas)组成的探测系统,每组天线由多个长达数十米的振子构成,覆盖宽频带(6-40 MHz)。这种设计需要巨大的物理空间来容纳天线阵列和反射罩,以实现远距离探测。

正因为标准尺寸的HF雷达很大,也就让这种雷达有着高达3700公里的探测距离。现在战场上有小型的HF雷达,例如PPE PGSR-3i,大约只有30公斤重量。

和79年的AN/FPS-95这种庞然大物比起来就是九牛的一根毛了,但是对大型车辆的探测距离只有40公里,对于普通车辆的探测距离为25公里,对于人员的探测距离只有10公里,也是探测距离比起来也是九牛的一根毛了。

讨论技术的前提是要原因,都是HF雷达为什么有的作用距离达到几千公里,为什么有的作用距离只有几十公里,这就在于雷达的功率和天线的耦合度了。

先说功率,AN/FPS-95需要耗费10兆瓦的电力驱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可以供应一个中等城市的用电规模的发电厂全天运转的输出。PPE PGSR-3i则可以依靠一套电池组连续工作数个小时。它的功耗不过几百瓦,属于背着走的“小家电”级别。

再说天线匹配的耦合度问题,你以为AN/FPS-95是因为英国人好大喜功非得修成这么大吗?AN/FPS-95这么大纯属被逼无奈!

天线的长度、形状、排列方式,直接决定了它和电磁波之间的“耦合效率”——也就是电能转成电磁波、再从天线发出去时的“利用率”到底有多高。匹配不好,你功率再大也白搭,全烧在天线电阻和反射损耗上了。一个小短天线试图发HF波段(10–100米波长)的信号,那就像用牙签打高尔夫球——不是力气问题,是根本使不上劲。

这也是为什么AN/FPS-95必须拉出620米的阵列——它要工作在3–30MHz之间,波长最大100米,天线必须足够大、足够“相控”、足够“聚焦”才能把电磁波有效发射出去。你不给它10兆瓦电力,它连个天气预报都干不了。

你要效率,就得频率和天线尺寸匹配;你要多频共发,那就得多套系统分别匹配,然后你功率还得“分账”。这就等于:你不是做一个雷达,你是在建一个多雷达并行协同的天线矩阵城堡。

所以目前的大型雷达都是巨型建筑物,并且还是电老虎。

其实这件事如果在科研的领域来讲就是,G:天线增益、η:天线效率、A:天线的物理孔径面积、λ:工作波长(米)。简单的说就是在输入功率一定的前提下天线的无力孔径越大效率越高、波长越长效率越低。

所以,看这个表大家应该就明白为什么现在的飞机、军舰、导弹上的雷达都集中在L、S、C波段了吧原因就在于λ相对较小可以在较小的天线的物理孔径面积(A)上取得相对够用的效率。

说回来“全频带阻塞干扰”,小说里面是得有什么样的天线、什么样的能源供给才能真的做到“洪水系统”从3KHz干扰到30GHz的壮举呢?这根本不是人类科技,甚至说不是咱们这个物理宇宙中的科技。而这一切高科技就集中在一辆装甲车中……毕竟跨越了12个数量级的频率跨度如果能搞成,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早就“遥遥领先”了。领先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地球人类文明是0.7级文明,那么能做出这个干扰器的文明将至少是3级别文明。为什么这样说?

无限宝石貌似就是三级文明的产物吧?

干扰3kHz到30GHz的全频段信号,至少需要数以亿计的发射单元,每个都针对不同频段精密耦合,协同工作。而三级文明不但不觉得这麻烦,甚至还能做到——用引力波调谐电磁波长,直接“在物理常数层面”修改你想覆盖的频谱。至于能量怎么来?人类还在研究核聚变时,三级文明可能直接从银河中心黑洞的吸积盘中抽取超临界等离子体,构建稳定的中微子驱动子空间能量中继系统,给每个干扰单元实时供能。别说10兆瓦、10吉瓦,他们单位功率起步就是每秒一个太阳闪焰级。至于天线阵列问题,地球人还在绞尽脑汁塞进装甲车,三级文明工程师直接用分子键构建分形天线场,可自适应展开到数千公里尺度,在行星表面“隐形”展开,全频同步,带有实时相位调节能力。

当然了,上面这段也是“屎黄屎黄”的科幻,和咱们要批评的东西同出一辙。

如果不考虑可行性还真多假定实现了“全频带阻塞干扰”技术,那么科技水平依然要超过未来几百年。那还打什么仗啊?有了newB的技术我们就可以轻易的碾压敌人——这依旧是农民认为皇帝用金锄头耕地的认知

说个乐子,前几天头条上有个哥们讨论“省穿”,说的是咱们的一个省穿越到二战能不能打赢美国。W君的想法就比较脱缰了,任何一个省穿到二战,都不需要打仗,让美子可以提前80年理解啥叫Made in China,疯狂倾销干穿对方经济体系不好吗?都是文明人干嘛打打杀杀?

不过,说到底,这其实才是今天最该批评的部分——不是刘慈欣,也不是小说,而是我们这个时代里那种对科技的懒惰想象。

现在的很多人早就不是在“读科幻”,而是在“拿科幻当科技”。他们不分幻想与原理,不分物理与叙事,动不动就把一篇小说当成未来作战指南,把一段想象当成战略蓝图。

这不是阅读能力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对科技认知的严重下滑。我们失去了“怀疑”的能力,却多了“膜拜”的热情;我们不问“可不可行”,只看“燃不燃”;我们不追求技术细节,而是沉迷情节高潮。

这恰恰是《大刘的一系列科幻小说,严重的拉低了民众对科技的认知》这句话的真意——不是怪他写得太幻想,而是提醒大家:你读得太当真了。

人们却将刘慈欣的科幻当科技蓝图,误以为“燃”就是“真”。这不是阅读问题,而是科技认知的退化:不问物理原理,只追剧情高潮;不求验证细节,只膜拜“遥遥领先”。科幻是想象的艺术,非科学的指南。

幻想当然重要,但科幻不该是遮住现实常识的幻灯片。当全频带干扰被当成实战武器,当装甲车里能塞下一个宇宙级工程系统的时候,W君只能说一句:这不是你认知的胜利,这是现实的退化。


那为啥大刘的科幻小说里面有那么多“科幻”内容呢?写到某个情节推动不下去了,就冒出一个科幻构想来推动剧情,这个技能在莎士比亚时期就有了,叫做“天降之神”。所以说看科幻小说还真不如找本悬疑小说来看,至少能动动脑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

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产品么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现在有优惠活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