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落户动态

体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全面解读

落户动态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体育教育对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强化,对情绪状态改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体育教育对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强化,对情绪状态改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 身心健康 综合素质
体育就是“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通过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我们都号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智育都寄予身体,所以说体育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以教学为主要途径,以课堂教学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体育教育对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强化,对情绪状态改善、意志品质培养、人际关系协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而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各项机能有着显著的作用和影响。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使新陈代谢得到改善,骨骼的结构和性能也发生变化。可使少年骨长径生长速度加快,对身高的生长有积极促进作用。经科学实践证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不经常参加的学生的身高要高6~12厘米。
体育锻炼对身体的良好作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影响而实现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灵活性和耐久力都会得到提高,从人体活动上看,表现出机灵、敏捷,它自然反映着大脑本体的敏锐、灵活,对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而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在自然环境中接受寒冷和炎热的刺激,从而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也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体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各项机能,也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通过体育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意志力
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竞争意识、群体协作意识和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些反映出一个人的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的精神,这种精神也就是意志力的表现。
意志力的培养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的,而体育运动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环境、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或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畏惧心理、疲劳等),参与者越努力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把在体育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转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 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
三、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人良好的心理素质
1.通过体育锻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同时每一个参与体育活动的同学都承担着让对手尽其所能的义务,通过活动的方式表达“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
2. 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人的紧张烦躁或忧虑情绪,形成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而体育运动使人们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取得这些自我成就的同时,心里产生的愉快、振奋和幸福感能使有忧郁情绪的锻炼者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忧郁。体育活动的成效应无疑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
3.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提高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和群体性恰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在激烈竞争的同时,形成了一种亲和力。一些体育集体运动人们只有密切配合,互为默契,发扬团队精神,才能使比赛获取得好的成绩。对那些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的学生,体育运动不仅能使他们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还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 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愉快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综上,体育教育对人的发展在身体素质、意志力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态度决定行动
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熬夜刷视频是很多年轻人的常态,体育锻炼则是偶然兴起而为之,对于健身的态度也很随意,当成社交或娱乐调剂生活。
“我做不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因为我健身的愿望并不强烈吧,虽然知道运动的好处很多,但个人不太喜欢运动。”28岁的网络工程师程广说。程广是标准宅男,喜静不喜动,工作之余最喜欢在家宅着,看看视频看看电影看看书,总之窝在沙发上或床上呆一天也不会烦闷。程广表示,平时工作很忙常常加班,难得在家休息就真只想休息,运动不是我的爱好,动一动就觉得累。“我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但一时难改。除非有朋友约我出去打球、爬山我才去。”
“怎样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每天晚饭后出去遛弯算吗?遛弯也有7000步呢。”30岁的吴雨霏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平时在学校不是上课就是备课改作业,闲时跟同事聊聊天。下班回到家还要改作业备课,只有在晚饭后出去遛一圈消消食。“除了遛弯很少运动,工作时间就不用说,就下班后那点时间自由,处理完工作,我还要追剧看看娱乐综艺,刷刷视频,常常不知不觉就12点了。周末熬夜常常睡到自然醒,能给运动的时间很少很少。”曾经在同事的怂恿下,吴雨霏也办过健身卡,“当时说得很好,她要和我一起运动减肥,三分钟热度吧,刚开始一到周末休息我俩就去球场打球,后来遇上下雨不去,天太热不去,天太冷不去,总之就是慢慢彻底不去了。”
相对于程广和吴雨霏慢待运动的态度,68岁的银行退休人员常淑芬对待运动认真而坚持,每天都过得充实,运动开启了她一天的生活。虽然夏天暑热难当,常淑芬每天都起大早,到小区一角的小广场跟人练习太极拳剑、五禽戏,从6点到8点,一样练完接着来一样,休息的时候和别人请教交流。“我们没有组织,一开始是一个人练,后来慢慢有人跟着学就越来越多人了。”常淑芬说,“除了小区健身,每周我还要游两次泳。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我们很珍惜现在的生活,追求健康,运动能使我们充满活力,感到每天都活得很有劲。”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标准
怎样算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呢?在家里看着电视做瑜伽,或是散步走10000步,每天花十几分钟打一套太极。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研究中心冯强解释,只有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才算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产生好的健康效益。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一个反映体育锻炼参与度,包含参加锻炼频度、每次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三个指标的复合指标。经多方研究证实,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对于提高个体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明显正相关性。此项指标已连续调查多次,对于评价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从一个侧面准确有效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

体育锻炼频度和持续时间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但强度等级很多人就不是那么清楚了。冯强说:“关于强度的判定有一个计算公式,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心率=最大心率×60%-70%,而每个人的最大心率一般用‘220-年龄’这一公式来推算。所以,在运动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心率来自我监测运动强度。但对一般健身人群来说不是那么好操作。单从主观感受来说,达到了中等强度会气喘吁吁,与身边的人交谈不会那么自如。不过现在可以通过运动手环、心率带有效监测心率来判断。希望大家还是善用科技产品监测心率,保证自己在运动时心率处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李金霞/文 白宇/图)

体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全面解读(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