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的确,孩子身上往往都会有父母刻下的烙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赵像大多数的中国父母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赵晓抱有着极大的希望。特别是感悟到自己前半生充满着失败而更加严格要求赵晓。他坚信有了自己的经验教训一定能让儿子少走很多弯路。
为了教育孩子,他经常拿自己当反面教材。“你不好好学习,以后也会像我一样没有出息。”这是老赵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赵晓小的时候,老赵的教育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赵晓的成绩一直都不错。然而当上了初中以后,赵晓的成绩急转直下,整个人也显得压抑,没有活力。无论老赵如何努力,赵晓都无法变成老赵期望的样子。
让·罗斯唐说过:最可怕的是看见你过去憎恶的一切披着未来的外衣又回到你面前。
其实,老赵的出发点没有错,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优秀,谁都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不希孩子和自己一样。然而,经常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孩子真的好吗?孩子会不会承受了过分的压力呢?家长如何才能正确的把自身经验传授给孩子呢?
▌ 当父母说“不努力你就和我一样”时,意味着什么?
对自己人生种种的否定
“不努力你就和我一样。”这句话看似是表达给孩子的,是用来勉励孩子的。但深思一下,这句话何尝不是在说给家长自己听呢?就像是给自己的人生盖棺定论一样,充满着否定的意味。
胡因梦曾说:在人性顶端,自我否定与怀疑永远是存在的,
把自己形容的一无是处,把自己的人生否定的彻彻底底。这句话不像是激励孩子的反例,更像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的判词!
对孩子的不信任
“不努力你就和我一样。”细细品味,这句话又不仅仅是家长对自己的否定,还是对孩子的不信任的一种表现。当家长说出这句话时,可能在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并认为孩子很可能会走自己的老路。试想,如果孩子真的优秀的令家长满意,家长又怎会说出这种充满不信任的言辞呢?
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恐惧
洛夫克拉夫特曾说:人类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不努力你就和我一样。”家长在经常说出这句话时往往充满了心虚。家长不仅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否定,不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着怀疑更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恐惧和迷茫。家长没有信心去改变自己的人生,没有能力去创造更好的未来,反而像下赌注一样把宝全压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父母的这种“否定”态度,如何影响到孩子?
对未来的判断
当我们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可塑性是非常强的。这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学习到非常多有益的知识与能力,也意味着很容易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
父母时常说出这种自我否定的话语,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未来的判断。本来,孩子的未来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的“未来感”是积极向上的,但长期的被暗示使得孩子会认为未来可能会像是父母一样,或者只是为了比父母强一点。
动机不确定:为了家长还是为了自己?
教育孩子的时候,老师会经常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你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家长。”所以很多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抱负。
但经常被父母灌输这种“否定”思想的孩子,难免会产生疑问:自己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比父母强一些?还是为了以后让父母过得好一点呢?
“悲观”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什么人能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天天听着父母念叨这种悲观的语句,孩子又怎么会不跟着变得悲观呢?
平常的孩子经历小的失利不会影响到自己,但这些孩子可能一次测验失误都会令他们悲观不已。他们会恐慌,会害怕,会担心自己以后变得和父母一样,和父母一样的失败。
多展现自己积极的一面
经常见到阳光的花朵总是开的很鲜艳,经历了几次寒风以后的树木总是凋零的厉害,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积极乐观的态度就像是阳光一样,会给孩子无限的鼓励,让他们充满活力。而否定的话语,悲观的言论就像是刺骨的寒风一样让孩子感觉到寒冷,容易让他们心灰意冷。
所以,不要把生活中的悲观过分展示给孩子,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积极乐观的态度。
从具体的事情中引导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而言,无疑总有着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即使是失败的经验也会让孩子受益匪浅。但绝不能表达的太过直接,这样孩子往往不太能接受。最好是在孩子遇到挫折,有了经历以后,再把自己的经验揉碎了告诉孩子,这样孩子能够快速的吸收经验,也能有助于孩子战胜困难,变得更加强大。
身教大于言传
有时候,做一件事抵得上说十句话,教导孩子也是如此。父母急切的想让孩子明白生活的艰辛,明白学习的意义,于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这样往往没有好的效果,反而比不上带孩子去地头亲自劳作一番来的直接。
有些道理必须是亲身体会了才能有切实的感受,别人说的再多也达不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鲁迅说过: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其实,孩子的人生道路还很长,很多时候更多的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家长要做的只是做好引导。家长也不应该否定自己的人生,与孩子一起加油,一起努力,为了明天而拼搏奋斗岂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今日互动话题:不知道大家对于父母说“不希望你和我一样”这类话时是什么体验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