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上海市人社局获悉,上海最近出台《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更加开放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沪人社力发〔〕41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关于完善本市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的实施意见》(沪人社专发〔〕40号),进一步构建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和实施更加灵活、更为有效的人才流动政策,大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大力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上述政策从11月1日起施行。
此次出台的国内人才引进政策,共有12条具体内容,主要从评价方法、引进标准、引进对象、政策梯度、办理便捷等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在引才对象方面,《实施办法》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求,重点引进五类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
兼顾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不同政策需求,在居住证积分、居转户、直接落户三个政策梯度上分别进行突破,形成梯度明晰、相互衔接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政策体系,给准备前来上海、留在上海、扎根上海的创新创业人才以稳定预期。
在申请办理方面,《实施办法》的申请材料、申办流程和申办渠道,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引进人才
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可以通过部门间数据交换,实现信息比对的材料,比如社保信息、相关协会的备案信息等,简化申请材料,个人免予提供,提高经办效率。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11月1日举行的第27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做主题报告时表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努力使上海成为创新者家园、创业者乐园。
杨雄说,上海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立足于更加积极、主动、开放地引进国内外人才,进一步降低海外人才在沪工作的门槛,建立引进国内人才的梯度政策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共同解决人才关注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
同时,他表示,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注重按照贡献度分配创新收益,加大股权激励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切实做到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以财富效应激发创新效应。
杨雄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最终要靠市场来评价。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形成以能力、业绩、贡献为主要标准的人才评价导向,推动社会评价与企业评价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人才参与创新、投身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