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长三角三省一市受行政区划限制,政务信息资源“各自为政”。
而今,要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势在必行。
——简单来说,就是我本来要乘飞机高铁汽车,去苏浙皖办的事儿,在上海就能直接搞定;反过来,“长三角亲戚们”要到上海才能办的事儿,在当地就能办成。
今天上午,“上海市推进一网通办工作要点”发布,提出要全面对接国家政务平台,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实现用户跨省身份认证以及电子证照的共享。
&
推进制度创新,在实施政务服务跨区域协同办理方面先行先试,上海向长三角兄弟省市张开了双臂。
上海今年有哪些“动作”?其中,作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的G60科创走廊,又有哪些创新经验?
长三角间无感“换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工作方案》。
“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居住证、行驶证、出生医学证明、已聘用或拟聘用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证……”
在长三角首批电子证照应用清单中,一些常用证件赫然在列。
上海市政府网站的“一网通办”总门户。
方案提出,要让群众与企业在长三角地区感受一体化的无感“换乘”漫游服务:
建立统一“入口”、实现无缝对接;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互认,以及各地政府之间窗口服务、监管等工作效力互认;减少企业和个人办事要件,清理各类证明材料,推升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对此,今年上海将有哪些举措?
■ 出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标准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推进过程中,服务专窗如何设置?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移动端漫游等都有哪些技术标准?
上海今年将探索形成一套统一的业务规范,为公共数据的动态调取、实时核验、异地互认等制定“使用说明书”。
■ 推动长三角地区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和应用。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用户跨省身份认证,以及电子证照互认共享;实现长三角地区制发证照向企业群众名下归集。
“电子亮证”就能证明“我是我”,电子证照跨省应用实现后,老百姓办事不要再重复提交相应原件和复印件啦,省事省力。
■ 建立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线上专栏和线下专窗。
开设新渠道,为百姓提供更多便利。
线上,依托“一网通办”总门户,建设“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专栏”,统一办事入口。
线下,开设“专窗”受理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事项。
如此一来,足不出“沪”实现长三角相关事务办理,前景可期。
对此,相关部门积极响应。
市市场监管局表示,
将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通过异地用户网上申报、在线实名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电子版营业执照手机下载、纸质执照跨省快递等措施,努力为长三角区域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政务服务。
市公安局表示,
将形成长三角公安政务服务“全域通办”事项目录,并且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电子证照和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编制统一的办事指南,制定统一的办事规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无差别、均等化服务。
静安区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表示,
近期,我们将在中心设置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
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
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因为G60科创走廊紧紧相连,率先为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作出探索。
G60科创走廊紧紧相连。
去年9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正式开通,第一批跨省市异地证照在九城市同步发放,涉及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等首批30个事项。
去年12月7日,合肥和松江间率先实现营业执照跨省异地打印。
今年1月,G60科创走廊主动承担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任务,率先实践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支撑功能。
企业代表领到异地颁发的营业执照。
G60联席办“一网通办”负责人姚缜沁介绍,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自开通以来,已经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000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办理服务超过400次。
可以说,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在打破行政区划、整合政务资源、提升办事便利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
▶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三省一市数据共享平台,率先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库共享共认等功能在G60科创走廊试点区域落地,进一步优化“一网通办”使用体验。
▶ 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全境县(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总共89个“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完成全覆盖,降低企业和群众办理证照的时间、人力、交通等商务成本。
▶ 制定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地区标准,参与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准规范,深入探索九城市市场准入标准统一。
下一步,企业还什么样的服务?哪些事项需求量大,又有可操作性?
“目前我们正在调研几个事项拓展的领域:一是企业相关的人才就业服务,二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务服务,三是涉企的证明性文件异地调取的服务。”姚缜沁说。
【打造首个区域政务服务“旗舰店”】
☑ 今年4月10日前,以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为试点,首批30项企业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 今年4月至12月,进一步扩展到长三角26个城市,另有首批23项个人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 底前,推动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业务流程标准化,实现区域统一受理、长三角地区全覆盖,并每季度更新事项范围。
——《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为“一网通办”的进程画出了路线图。
而除了前文提到的建立统一标准、推动电子证照互认应用等方面外,长三角接下来的主要任务还包括:
■ 打造首个区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旗舰店
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设置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办事入口,在全国作出示范。
■ 融合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移动端服务
三省一市对各自政务服务移动端进行改造,支持跨省漫游服务。
■ 建立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统一咨询投诉机制
整合三省一市“12315”服务热线资源,接受区域内的政务服务咨询和投诉。
■ 提供长三角政务服务物流递送服务
将物流递送服务无缝嵌入线上线下办事流程。
……
徐家汇商圈“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办理点。
从实践经验来看,在跨省“一网通办”推进中,仍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来自顶层设计的支持:
“例如,由于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性法规或地方政策的约束,通办事项的业务标准如何统一还在探讨中。另外,现在,我们依托国家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城市间政务服务平台的互通,但目前很多部门仍然存在业务内网,与国家政务网络之间不能互通,这也阻碍了‘一网通办’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姚缜沁说。
面对这些“难点”“痛点”,昨天,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经形成专班,三省一市各自选派的业务骨干和技术尖兵,齐聚上海市大数据中心,集中攻关。
从G60科创走廊九城市的7.62万平方公里,到整个长三角的21.17万平方公里……
长三角区域协同跨省“一网通办”,吹响号角,披荆斩棘,征程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