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落户口的条件2023年新规来了,上海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上海居转户落户政策2023最新条件有哪些?上海人才引进落户条件有哪些?赶快来看看外地人在上海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落户工具: 上海落户条件自测,赶快点击看看自己能不能落户上海?
上海落户口的条件2023年新规:上海居转户
上海居转户基本条件:
《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累计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正常缴费累计满7年;
注:持证人因未正常缴纳本市职工社会保险费而补缴的,不作为本项计算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年限的依据。
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
4、取得本市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证书或技师(二级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且被聘任在相应岗位工作的。
注意:
(1)在本市被评聘为中级职称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的人员申办居转户的,应达到一定的市场化评价标准。
相关阅读:2023年上海人才落户条件优化!上海落户市场化评价标准放宽
(2)持证前取得的外省市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视同本市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
(3)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律师执业证,且从事专业工作的,也可申请居转户。
5、符合国家及本市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无刑事犯罪记录等其他不宜转办常住户口的情形。
上海居转户优先落户条件:
申请人条件优越则具有一定优先级,比如以下情况:
(1)有省、市级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
(2)拥有国家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高级技师
(3)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高于100万的高级人才
(4)最近3年社保缴纳在2倍甚至3倍基数
(上海落户口的条件2023)
像以上情况这类条件较好的申办人,对比起材料情况没有那么优秀的人员,办理时间会相对更短,速度更快。
上海落户口的条件2023年新规:上海留学生落户
世界前50名大学毕业的留学生,没有要求,直接落户上海!
世界前51-100名大学毕业的留学生,只要交6个月社保就能落户!没有社保基数要求!
(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
以下1—4类的申请者,需要按照1倍社保基数(10338),在同一家单位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
• 海归博士
博士不论毕业院校,累计在外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回国皆可落户。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性质毕业生,累计在外学习时间则不少于半年。
• 海归硕士
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国外任何正规院校研究生
国内非“双一流&高校本科+国外排名前500高校研究生
国外正规院校本科+硕士(排名均不做要求)
• 海归学士
国外排名前500高校本科,学习时间2年以上
国内外联合培养本科,获得国内外两张学位证书
• 进修访学
国内硕士,并担任访问学者满1年
国内副高职称以上,并出国进修满1年
• 其他申请者
需要按照1.5倍社保基数(15507),在同一家单位连续缴纳12个月社保。
国外排名500以后的高校本科(不含大专起点本科)
国内非“双一流&本科+国外排名500以后的高校硕士
注意:
① 国内双一流大学,即国内211.985等大学;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即国(境)外世界排名500强院校。
② 本科在外学习时间应不少于720天,硕士在外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180天。
上海落户口的条件2023年新规:
只要你在沪工作稳定,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就可以申办上海市常住户口:
一)高层次人才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政府表彰的人员。
3)列入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培养计划的人选。
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本市重大科技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二)重点机构紧缺急需人才
5)重点机构所需的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人员。
6)重点机构紧缺急需的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相应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核心业务骨干。
7)重点机构紧缺急需的具有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技师)的技能类高技能人才。
注:重点机构包括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及地区总部投资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本市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区域(包括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的本市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主管部门推荐的重点用人单位等。
三)高技能人才
8)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世界技能大赛奖项等荣誉的高技能人才。
9)取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认定证书(高级技师)的技能类高技能人才。
10)取得国家二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认定证书(技师)且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的技能类高技能人才。
四)市场化创新创业人才
11)获得一定规模风险投资的创业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12)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13)在本市管理运营的风险投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且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著业绩的创业投资管理运营人才及其团队核心成员。
14)市场价值达到一定水平的企业科技和技能人才。
15)取得显著经营业绩的企业家人才。
五)专门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
16)本市航运、文化艺术、体育、传统医学、农业技术及其他特殊行业紧缺急需的专门人才。
17)本市各区和重点区域自主审批的紧缺急需人才。
18)其他紧缺急需、确有特殊才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