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北京新的落户政策 如何奋斗成为“北京人”

居转户
  • 2021-12-03
  • 浏览

摘要:北京出台了新的落户政策,其中除了新生儿落户,还有就是外地成人户口落户北京的政策。其中包括工作调动落户、应届毕业生的

&

北京出台了新的落户政策,其中除了新生儿落户,还有就是外地成人户口落户北京的政策。其中包括工作调动落户、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投靠落户、海归落户、商人落户、劳模落户等等不过基本上和咱们也不怎么沾边。

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积分落户”因为貌似就这个还是有希望让我们奋斗成为“北京人”的。

在北京,高校毕业生落户北京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6月初,北京召开的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工作部署会,对于高校非北京生源毕业生的落户指标在将实施“总量封顶”,该指标在近年来每年控制在1万名以内的基础上将继续大幅缩减。

&

应届毕业生进京“进京指标”是指每年北京市人保局配发一定额度的户口指标给各企事业单位,各单位的户口指标仅可以配发给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 国家公务员、央企解决户口的应届生“进京指标”走的是国家人保部而不占用北京市人保局名额,理论上人保部名额没有限制。

子女投靠父母落户,父母需要在北京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住所是集体户口的,需要集体户口所在单位出示同意落户到集体户口上的证明,投靠子女年龄小于十八周岁并符合北京市计划生育政策老人投靠子女落户,北京市有固定住所,除北京市以外老人其余省份不能有其他子女,老人年龄男性需要超过60周岁,女性年龄需要超过55周岁,被投靠人必须是北京市非农业户籍

企业工商业主落户,外省来北京投资者,企业需要每年纳税超出八十万元人民币(连续三年)或企业近三年纳税超出三百万元人民币,企业工商业主需要连续三年担任企业的负责人并本人名下有固定住所,企业里北京职工人数超出一百人或北京职工人数大于企业职工的百分之九十,企业工商业主可申请落户

高端人才引进,主要适用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部分鼓励行业的企业高管等,新增了一些标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总部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主体中承担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应税收入超过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定倍数的(企业注册在城六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为8倍,注册在本市其他区域的为6倍)。

新生儿落户,按照户籍管理规定,夫妻一方北京户口,另一方为外地户口,符合北京市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婴儿可以随父亲申报出生登记。请携带父母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生育服务证、新生儿的出生证到夫妻之间北京户口的一方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出生登记。



&

最近这些年,说起新一线,大家好像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人口要过千万、GDP要破万亿,面积上万平方公里……之是一个字,要够大。总量大的城市,普遍的被认为最有希望,是机遇之城。

除了巨无霸,小块头的城市有前途吗?

今年5月,泽平宏观发表了一篇文章,列出了中国城市发展潜力百强。第一档有15城,除了北、上、广、深、南京、杭州、苏州,这些大家公认的大城市外。一些“小城市”也出现在这里。比如珠海、中山也位列一档。

这两个城市,体量上要小得多。从人口、GDP、陆地面积看,分别为:189万人、2900亿元、1711平方公里;331万人、3600亿元、1783平方公里。

这样的基础,指望珠海、中山,通过增重、扩张成为超级城市,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完全是“另一类”城市。在自然界中,猛禽和野兽,虽然在体型上存在巨大差异,但都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在城市之间,也存在这种情况。

科尔尼全球城市潜力TOP25中,也有一批小城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比如阿姆斯特丹(荷兰110万人)、米兰(133万人)、波士顿(美国59万人)、慕尼黑(德国130万人)、都柏林(爱尔兰133万人)台北(中国275万)等。虽然是小块头,却有大能量。在富裕、文明、宜居程度上,位居全球城市前列。

现在看国内城市,规模还是首要的,但是很显然,会有一些例外。

珠海,在很大可能成为其中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仔细剖析一下。

01、珠海的基本面

珠海,环抱南海、东依西江、毗邻港澳、背靠珠三角。所处的珠江三角洲是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也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很显然,珠海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政策高地,屡屡面临重大机遇。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民国时期,就有重大规划,要开发中山唐家湾(珠海曾是中山一部分),建设中山自由贸易港。珠海,面临全面开发的机遇,可惜后来因为内部矛盾,机遇擦肩而过。

当时的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曾用一句话说出了珠海的价值,点破了港澳的命门:“移香港之商业,扼澳门之咽喉”。可见珠海的战略价值不输于港澳。

历史变迁,97后,港澳顺利回归祖国,协同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里,以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东岸异军突起,珠江西岸的珠海给人的感觉是温吞水。

直到,这一年,成为珠三角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2013年9-10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珠三角为其重要核心。

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启动“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发展概念。

年两会期间,总理报告正式确定“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特别提出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重磅政策落地,重大工程提速,资金蜂拥而至。从18年算起,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港珠澳大桥通车,深中通道开建,深珠通道官宣。华为、腾讯、阿里、蚂蚁金服、西门子、华大基因、富士康、正大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珠海。

俗语说“30年河东、30年河西”。珠江口东、西两岸,正在呈现某种周期性的变化。

作为珠江西岸城市群的重要城市,珠海有哪些独特价值呢?

首先是位置。

在大湾区,从珠海横琴出发,经粤港澳大桥,30分钟直达港澳。从珠海唐家出发,30分钟到达中山翠亨,经深珠通道,30分钟抵达深圳前海,珠海成为连接深、港、澳、中四城关键节点,深港珠澳中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2小时车程内,可抵达广、深、港、澳、珠5个国际机场,这是全球最大的机场群之一,年客运量1.7亿人次,国际航线超300条,基本覆盖全球主要城市。

珠海高栏港,是珠江西海岸唯一的深水港,距国际航道(大西水道)仅11公里。

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得珠海与与珠三角地区形成1小时经济圈,并可辐射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的广阔地区。

其次,珠海的生态环境,在国内是TOP3。

拥有100多座美丽浪漫的岛屿,背山面海,格局形胜,自然环境优美,吸引全球目光。连续5年被中科院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之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人类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的生态价值,终究不会被持续低估的。

在教育医疗方面。珠海全市人口,191万人,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包括中山大学、首师大珠海校区等重点院校。在校大学生超过30万,在省内仅次于广州。人均教育、医疗资源的丰富程度,远超过海南、佛、莞、惠等珠三角节点城市。

第三、产业布局高端。

目前珠海已有近40家500强企业,3500多家外资企业落户珠海。

在珠海西部,已经形成电子信息制造、家用电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

在北部高新区,初步形成了新一代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战略新兴性产业。

在西南部高栏港区,将要打造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在金湾航空城,拥有全国唯一的航空产业新城。虽然在科研智造实力上,有所欠缺,但目前依靠全国顶级的珠海航空航天展,近些年也有突破。例如,鲲龙AG600飞机水上首飞成功,无人机验证飞行空域获批设立。

横琴自贸区,与澳门一河之隔。澳门32平方公里,面积狭小,缺乏发展空间,想要突破单一的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土地就是瓶颈。与珠海协同发展,成为必然。

虽然,珠海最终也不会拥有一线城市的规模,但是珠海已经拥有媲美一线的产业布局。

第四、城市的超前规划

有人说,珠海以前的发展,产业门槛定的太高,错过了产业化最好的时机,也因此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机会,难以弥补,是一种遗憾。这么说,不能说没道理,但是现在看,后发反而成为一种优势。

在珠海规划中(版)中,其实也能看出珠海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思路。

“要预留土地,超前布局。注意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条件的保护”。

“注意区域发展的主次职能,在用地上的冲突,防止次要职能侵占资源”。

“在未来发展的规模和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合理分配土地,预留发展空间。”

发展理念、路径的争执,搁置一边。很幸运的,在新一轮重大机遇来临时,珠海有足够的可开发土地,有国内最好的宜居环境,有省内排名第二的教育资源,有前瞻性的高端产业布局,这些都支撑着珠海的未来。

第五、澳门的影响。

香港的价值无需多说,一直是连接中外的窗口。是国内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占比长期在6成以上。就是说国内利用1000亿美元外资,港资要占到600亿美元以上。

但是澳门也许是被低估了。

欧洲殖民列强有一个共性。本土不大,人口有限,可是海外领土、人口,数十倍于宗主国,双方至今联系密切,影响深远。作为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帝国,葡萄牙的殖民地曾经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殖民时间超过500年,横跨4各大洲,葡语国家人口2.6亿。

澳门与这些葡语国家存在天然的联系,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合作平台,合作潜力远比印象中的大。

总的来说,因为这些独特优势,珠海的发展上限,很可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