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一场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的巅峰对话,擦出了怎样的思维火花?

居转户
  • 2024-10-30
  • 浏览

摘要:9月20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等...

9月20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对话会”,作为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的活动之一,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市政府副秘书长尚玉英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谭朴珍,市科委副主任黄红,市经济信息化委二级巡视员刘益平,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曾方等出席活动。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科学家,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是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如何实现三者的相向而行、相互成就,是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关口’、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对话会”开场,尚玉英就点出举办此次活动的意义。尚玉英指出,要促进科技、人才、产业、资本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上海将坚持全链条创新理念,加快形成科技、产业和金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

邢怀滨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社会生产力新质态的理论概括,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长期有钱怎么快速落户上海undefined任务和系统工程。他认为“要以高质量科技供给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内在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不断完善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工作体系。”

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积极培育形式多样、富有活力的创新主体,推动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和协同发展undefined,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创新要坚持长期主义精神

陈义汉指出,“今天的创新要坚持长期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医药创新及所有创新的源泉和根本所在。科学家、企业家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要甘坐冷板凳,充分做好失败的准备,但还要坚持不懈。”他提出,要从制度上高度重视和持之以恒地推进开创性、源头性、根本性、奠基性,以及能带动全局的和具有普遍性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课题组长柳红认为,“原创理论到药物上市,须经过很长的研发过程,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资本的持续支持、企业家的持续关注和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三方结合才能把基础研究真正推到临床和上市。”她还表示,未来的创新药物研发,将打破原有界限,融合多个学科技术,为创新药物提供新动能。


一起把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

这篇大文章做好

当前,上海正着力推动构建“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体系,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积极培育中长期投资者和耐心资本,引导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

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指出,“在医药行业,要想做得更好唯有一条路就是创新。要创新必须要做好两件事:差异化和全球化。”他表示,复星国际作为产业链成员企业,将牵手更多科学家和创业者,一起把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这篇大文章做好。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副总经理何苗指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要注重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回报;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技术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她表示,作为国资投资平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将更好地发挥资本平台的担当,助力上海生物医药生态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明耀认为,“要把实验室的研究论文,转化为真正造福人民健康的产品。不仅要在实验室里做原创性研究,也要把原创性研究和产业转化结合在一起,真正把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结合在一起,做一些突破性疗法,造福人民健康。”


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做好支撑

在圆桌论坛交流环节,数位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代表,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展开深入对话。

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厚佳认为,“希望通过《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凝聚更多信心和共识,让科学家坚定信心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让创业者坚定信心大胆干事创业,让投资人坚定信心敢于投资。”

华领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力认为,“要把科学家的创新理念、概念、技术,通过资金转化成市场可以接受并迅速采纳的产品。”他谈到,当前上海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这是新的机遇;作为创业者,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更关注产业政策。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筹备负责人魏凡杰表示,希望充分发挥战略科学家的能力和作用,共同在科技创新前沿交叉领域开展深度孵化。他谈到,“我们支持年轻人,支持年轻的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大家一起成长,未来还是在年轻人手上。”

莘泽智星港创始合伙人徐荣认为,“要以投资、转让、许可等多种交易方式,打通科学家和投资人的路。”他还表示,希望通过“超前孵化”,以概念验证方式探索科学家成果产品化验证路径;要聚焦市场端,通过有专业服务能力的服务商们,更好地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

美敦力大中华区财务、业务发展和投资副总裁宋静薇指出,美敦力总部对中国医疗行业市场有着充分信心,目前已在上海布局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培训、孵化、风险投资等全产业价值体系。她表示,美敦力基金将积极探索与国有投资产业平台的合作机会,更好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上海大零号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叶隆谈到,大零号湾聚焦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致力于为高校人才创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未来大零号湾将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重点布局,更好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助力。

市人才局、市金融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等单位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100余名嘉宾参加活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