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转户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及家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家长必读

居转户
  • 2023-08-19
  • 浏览

摘要:家长不能太贪心,如果你既想让孩子合群,又想让他有个性;既想让他活泼,又想让他安静,那你一定会失望。所以做家长的必须先得想清楚,在你心里到底想要培养的是怎样性格的孩子。

说起语言暴力,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没有这么做,也不可能这么做,毕竟自己是爱孩子的,怎么可能会做伤害他的事情呢?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和孩子之间就是有隔阂。其实,语言暴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表现形式不仅仅限于责骂这一种,我们平日里说的很多话其实都是一种语言暴力。
沐沐是个挺认生的孩子,每次带她出去玩,见到叔叔阿姨她都会往我裤子后面躲,也不肯跟别人打招呼。只要看见这种场景,我爸都会抱怨一句“笨蛋”沐沐听了总是一言不发,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特别安静。我私下里跟老爸谈过很多次,让他别这样说孩子,老爸却很不以为然,觉得这么说没什么,是我太矫情了。
我知道,老爸说这话时,心里并没有恶意,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句简单的抱怨,但是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当我们没做好某一件事时,被人说一句“笨蛋”,我们会不会马上怼回去?会不会不开心?既然我们都不愿意听的话,为什么要让一个小孩子默默承受。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暴力?我们平时对孩子说的话里,存在着哪些语言暴力呢?
一、语言暴力通常以下面几种方式出现
1.抱怨
沐沐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来自家长的抱怨既不能帮助孩子,也不能安慰孩子,它只会把家长的负面情绪传给孩子,对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人身攻击,孩子太小,不懂得反驳,只能全盘接受,然后自我否定。
2.威胁
威胁算是最常见的一种语言暴力了,我想你一定听过这句话,“我数到3……”,数到3孩子就得马上做什么,不然就要挨打,这是对中国孩子毒害很深的一句话,已经流传了几十年。父母仗着自己是监护人,比孩子更有力量,就命令孩子绝对服从,有时甚至懒得去说明原因,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平等的表现。
3.恐吓
“你不听话警察叔叔要来抓你啦!”你是不是也曾经这样恐吓过孩子?孩子还小,没什么判断能力,他真的会相信你说的话。也许你觉得这样说很好用,孩子真的变乖了,但我们不知道的是,这些话会在他小小的心里增添很多恐惧感,胆子也会越来越小。
4.批评
通常意义下,大家理解的语言暴力就是批评。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连这道题你都不会做”,这种直接对孩子智商的贬低,如果有人这么教训我们,恐怕我们早就不干了。但是我们还要求孩子不能还嘴,这不正是不平等的关系嘛。
语言暴力有时候并不明显,甚至很隐晦,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也许根本发现不了,但是越是不易察觉,我们越要提高警惕,作为家长我们要为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因为我们的每一个无意识的习惯,也许都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会形成怎样的性格?
1.自卑
研究表明,经常被父母贬低或者被使用负面词汇评价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自卑,对自己不满意。而那些经常被夸奖、被赞美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显得自信。
2.叛逆
有些孩子在负面情绪控制下选择了和父母对抗。反正父母对自己也不满意,索性跟父母对着干,父母越让孩子做什么,孩子越不做。或者表面上听父母的话,背地里却不做。
3.对别人使用语言暴力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他接收到什么就会反射出什么,当家长总是对他使用语言暴力时,他就会寻找一个发泄口,让自己保持平衡。所以经常遭受语言暴力的孩子,更容易对别人使用语言暴力。
4.爱挑剔
如果父母总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跟孩子的说话方式是挑剔多于赞美,那么孩子学到的自然也是挑剔,他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一旦孩子的性格形成了,很可能在以后生活中都是不可逆的。既然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的性格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做父母的,要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三、家长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
1.与孩子保持平等
首先要知道我们说的哪些话属于语言暴力的范畴,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杜绝语言暴力,要始终和孩子保持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在心理上与孩子保持平等,不要觉得他是弱小的,就要对我们完全服从,一定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
2.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父母一定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没有一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毕竟我们也不完美。家长不能太贪心,如果你既想让孩子合群,又想让他有个性;既想让他活泼,又想让他安静,那你一定会失望。所以做家长的必须先得想清楚,在你心里到底想要培养的是怎样性格的孩子。
既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也没有量身定做的孩子,孩子就是有优点也有缺点,所以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孩子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做家长的智慧。如果总是纠结于孩子没有的,并且通过努力也达不到的特质,我们辛苦不说,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3.别把负面情绪带回家
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回家时心情不好,必然会看孩子不顺眼,当孩子犯了一点错,换成平时也许只是心平气和的给他讲讲道理,可当自己心情不好时,就很容易把火莫名其妙的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无形中成了自己的“出气筒”。
4.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
家长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说话是以鼓励为主,还是以打击为主;是以赞扬为主,还是以批评为主?如果我们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自然会以赞扬的方式和孩子相处,反之则会经常批评孩子。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家长最应该做的首先是改变自己的视角,然后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如果平时经常批评孩子,在话要出口之前,就要有意识的告诫自己,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必须要批评他,还是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改变他。
语言暴力无处不在,而且很少被大家引起重视,甚至很多人说,这哪是语言暴力,这明明就是玻璃心。但是要知道,孩子的心理就是很脆弱的,在他还不会有效反抗,也没有足够的分辨力之前,我们的每一个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调查结果表明,在家庭中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带给孩子的是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家暴,家暴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很大,那么,家暴对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呢?
会一个劲儿的讨好别人。长期收到家暴的人,是没有自己的性格的,即便是有自己的想法,大抵也会隐藏在深处,不和别人说,大部分时间,都在拼了命的讨好别人,在家长面前,表现的很乖,在同学面前,反而会像个小丑一样,想通过扮丑来博得她们的喜欢吧。
自卑: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孤僻: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也较孤僻。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这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埋下了一颗“懦弱”的种子。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越打犟劲越大。有的孩子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最后,佰佰安全网友情提醒,家暴还会导致孩子性格暴躁,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 及家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家长必读(图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