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的亲身经历,把它分享给准备落户上海或想要落户上海的朋友们:
我走的是7年居住证+1.3倍社保+中级职称路线。
2008年底,我在上海正式开始工作,理论上到2015年底居住证满7年就可以着手准备落户的事情。也因此,我在2015年底也顺利的通过了中级职称金融专业的考试,当时也没有刻意规划,就是想考出来,没想到一次就过了。但考出来后,也没有马上着手准备落户事宜,为什么呢?
因为有硬伤,而且还不止一个。
一个是公司方面,公司社保和个税不一致,社保按最低交的,与实际收入水平不一致,而且我的0税记录有很多个月,这很麻烦。二是个人家庭方面,我落户是要带着小孩的,但孩子的出生证明拿不出来(这个是必须要有的,无可替代)。
除了这两个硬伤,我还有几个其他问题,如高中毕业证因为时隔25年了,也找不到了,而且就读的高中也倒闭了,原址换成了民办初中;来上海前的最后一家单位也是二十多年前的,早就倒闭了,而且没有帮我交过社保,无从找到与我有任何关系的相关记录(外地最后一家单位离职证明是必须要提供的)。
如此多的麻烦是我迟迟没有行动的原因,因为我知道试了也白搭。所以,寻求中介帮助就成了唯一选择。当然,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原因,找中介也是时隔数年的2024年后了。
由于我是我们公司第一个申请居转户的,所以没有任何参考,只能硬着头皮上,摸着石头过河,先出去跑了一圈中介机构。大概跑了几个月,最后联系了5-6家中介,总结下来就是按我现有条件,因为有硬伤,要么价格奇高,方案特别繁琐,超出我预期范围,要么就被直接拒绝,说我现在条件不够让我再等等。以至于,那一段时间,搞得我心灰意冷,一度想放弃了。
最后联系的那家,接待的是一个上海本地姑娘,公司也挺大,占了一整层,和我之前接触的公司比较起来,确实“够实力”多了。以前接触的都是小公司,人都看不到几个,地址也都选在不起眼地段的写字楼里。果然,接待聊了一会后,很快就给了初步方案,而且还把方案打印了出来,放进了文件夹交给了我。最重要的是告诉我说我的条件算是比较好的了,完全可以做,所谓的那些硬伤都能做好,而且给我的报价也比之前的低一半。这是我之前联系的几家中介从没有的事情,这无疑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事后再想想,如果没有当初那位姑娘给我的那个信心,我恐怕也不会走下去。所以说,信心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做成事情的关键。
回到家里,我赶紧把这个事情和老婆商量了一下,商量的结果是决定冒着风险尝试一下,万一真行了呢?风险肯定有,就是一旦办不成,前期的钱大概率会打了水漂,浪费了时间。而且,随后的几天里,那位姑娘也没催我去签合同,电话都没有一个,这又让我对他们增加了几分信任和好感。按耐不住的反而是我,我随即“迫不及待”地联系了她,说想再去公司看看。
这次,她再次给我具体规划了一下方案细节,还预估了办成需要花费的时间,这让我更加有信心了。毫无疑问,我按照这个方案签了合同,还商定了付款方式,分两期,第一次付款合同价的60%,第二次到公示3天后付剩下的40%余款。并且告知我,这个第一次付款金额,是他们用来运作需要的,我觉得也合理。
随后的半年多,我基本陷入到和他们的缠斗中,消耗了我大量时间和精力,让我精疲力尽,万分沮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付完首付款,一个工作群迅速成立了,里面只有我一个客户,其他都是他们公司各部门工作人员,说是只为我一个人服务,我也觉得这样沟通比较高效,挺好。我就按照他们指示,开始准备材料,从基本材料准备起来,能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这个花不了多少时间。很快,我就准备好了。
接下来,就是解决我的硬伤问题了。我心里想,这个才是核心,也是体现他们实力的时候了。从个税与社保基数不匹配到零税,这个过程我基本都是不清楚他们的具体操作的,沟通的时候也算顺畅,只要我有问题,也基本能第一时间得到答复。此时,我对他们充满着期待与依赖。
这个过程大概经历了3个多月吧,是超出事先预估的,一直说要排队,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的排队是公司内部排队,营造了公司业务众多氛围,在这个期间,我是没有感觉出有什么变化,只是一直催他们赶快办。
他们一边说让我排队,一边也在指导着让我自己去补充材料。基本情况是,一旦遇到我没有的材料,他们先说去沟通一下,然后让我等待回复,但最终结果还是要我自己去办。后来才知道,这个套路他们一直在用,时间够了,材料也齐了。每个问题材料的让我等待回复沟通的过程,大约都需要一周左右,所以时间过的很快,我也逐渐变得焦虑起来了。在此期间,就是他们说的要排队期间,我也是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补充着我的缺陷材料。这个过程,我打了大量电话,联系各方,想尽办法也尽我所能地准备着各种材料。
这是我联络的补出生证明的各相关部门电话,终因缺少材料和硬性规定严格,没有办成。
这是补毕业证的电话,也是比较人性化,过程虽然曲折,但因为疫情因素,全程不接触办理,远程快递拿到,点赞
这个期间我补充的材料有:补高中毕业证,补专科毕业证(事后看没用到),外地单位工作痕迹证明(离职证明是拿不到了,因为公司倒闭都快20年了,连当地工商登记都无法显示),还做了一份亲子鉴定(准备替代出生证明用),单位的各种材料文件敲章。说起来很简单的几个材料,每一个都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
特别感慨的是,这次准备材料,我几乎用到了我手中所有的材料,有两件东西感触特别深刻。一个是我保留的外地最后一家单位的风险金收款票据,上面有公司财务盖章,这个在补充说明离职证明的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件东西我夹在本子里面保留了20多年;一个是我专科毕业时候计划经济时代的派遣证,也是一张纸头,我居然也保留了20多年之久,这个在补毕业证的时候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因为上面有当时学校的公章。
除了出生证明没有拿到,其他材料至此补充的也差不多了,这个过程大约耗时3个多月吧。最后,按照他们规划,出生证明暂时用亲子鉴定替代,让我尝试提交一次试试。
这是第一次退回来让我补充的材料,共10项,需注意的是,包含但不仅是这些,后面可能还有要补充的材料
第一次退回来了,果然,补出生证明郝然在列,我只能再次寻求他们解决方案,得到的回复是等他们协调沟通等通知,这一等又是近半个多月,期间我多次催促他们,回复都说是正在沟通,让我等消息。最终的回复还是来了,还是让我写情况说明替代着再试试。一通折腾下来,我对他们开始变得不太信任了,最初的依赖感逐渐消失。
这次都不写明补什么材料了,直接电话告知人事,绕不开的还是出生证明
这次,人才中心那边直接电话告知了我们人事,明确说出出生证明不可替代,必须要有。人事通知了我,我已经付出了巨大努力,我知道靠我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补出来了的,这个事情只能依靠他们来了。所以,这个事情直接升级到他们老板那里,直接沟通,老板当时回复我说是帮我运作,需要我耐心等待,但时间不知道。
近一个月后,他们通知我的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不能违规操作,只能我自己去补,并没有说任何沟通细节。此时,我开始意识到,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去沟通什么,只是在等我的努力结果。我之前补了那么多几乎不可能补到的材料,这个他们也是同样在等我的结果罢了。我很清楚地告知了他们我的努力结果,很显然,我不想再被他们耗下去了,时间对我来说早已超出预期,从签合同算起来,已经快半年过去了。至此,我们的合作走不下去了,这个事情就陷入死局,随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达成了解除合作协议,我要另找高明。
半年后,陷入死局后,我们达成了解除合约协议
但哪里有什么高明?只能是按章办事,如实提供材料罢了,至此,我对中介机构已经是心灰意冷,不再信任。但我已经耗费了大量心血,大量金钱物力,就此放弃实在不甘心,也对不起自己的付出,所以决定依靠自己力量再做一次努力,核心任务还是去补出生证明,这是一次攻坚战。
我开始频繁往返于公司和人才中心之间进行现场沟通,人才老师也是很好的,每次去都耐心给予解答,给予建议。我需要大量时间去跑这个事情,年假休完了就请假,几次飞赴老家反复在各部门间沟通,鉴于实事求是原则,也或许是我的努力感动了上苍,补办部门终于给了我一个替代解决方案,让我变通拿到了最重要的一个材料。努力了2个多月后,我再次提交了材料。
离上次反馈已经过去了快3个月了
苍天不负有心人,2024年1月25日,预受理通过了。意思就是网上材料通过,就等着去窗口提交纸质材料了。
激动啊,可以去窗口提交材料了
20天后,终于等来了去窗口提交材料消息,如果提交完毕,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和祈祷了,应该再也没有需要让我去补材料的事情了。
事态开始顺利了
2天后,消息有了更新,感觉很顺利,初审好像是区里面进行的,当时不知道要多久,事后知道,只需半个月左右,果然新的更新消息来了。
越来越顺利了
但此时,上海疫情有大爆发趋向,华亭宾馆事件发酵,持续的小道消息不断传来,但当时没人能预料到会有封城那么严重。初审通过的消息还是让我暂时忘记了一切烦恼,但心中还是惴惴不安。
半夜看见此条信息时,竟默然了
又过了半个月,终于尘埃落定,一锤定音,公示也结束了。当天半夜,我如往常一样打开查询,当看见这条信息时,我顿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一下跳下床来,叫醒老婆,一同查看公示名单,几分钟后找到了我。随即平静下来,大半年的付出,此时竟默然了。但此时我们已经居家办公多日,后面的流程还不知道怎么办理。
理论上可以去办理落户手续了
很快,准迁信息也有了,但我们不能出小区,经过多方沟通,还是要等解封后才能现场去办理,落户的事情只能先搁置下来。好在疫情期间政策好,一切程序就简,能不到现场的就不到现场。外地网迁网转都是内部进行,也没让我去现场,同时社区民警也帮了忙,帮我跑了当地派出所拿材料。我只需要等解封后,自己去派出所拍照拿身份证即可,这个没办法不去现场。
一切尘埃落定
封了2个月后,第一时间去了现场办理落户事宜,一切尘埃落定!
这就是我落户上海的经历,总结起来,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落户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对即将面临的一切困难要有充分心理准备,勇于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坚定信念,勇敢走下去。
2.务必提供真实材料,不得造假,一旦有发现不实材料,将会一票否决,再无机会,对自己对单位造成不可逆转损失。
3.平时注重个人材料保管,不要觉得没用就乱放,甚至丢弃,只要涉及到你个人方面的任何资料,都要慎重保管好,一个很不起眼的材料说不定也能起到关键作用。
4.不要轻易相信中介机构,也不要轻易否定中介机构,至少他们比你要熟悉流程,熟悉办事路径,如有必要还是要寻求他们帮助,但他们能做到的事情,90%你也能做到。
5.遇到实在绕不开的死结也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给自己足够机会去努力,只有永不放弃,才有希望,一旦放弃,什么都不会有了。
6.相信国家政策,相信职能部门,相信人才中心老师,多去和他们沟通,可以电话也可以现场沟通,你不知道的不清楚的,只有他们的回答才是最可靠,最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