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居住证积分

中国教育里尴尬的一个现状:任家长口水说干,孩子却依旧置若罔闻

居住证积分
  • 2021-11-19
  • 浏览

摘要:沟通是孩子教育父母之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最为重要的是父母对于

沟通是孩子教育父母之间最为重要的桥梁,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而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最为重要的是父母对于错误的指导,也就是对孩子正确的教育。

举例来说:

朋友的孩子前段时间来家里做客,而当时孩子正在客厅里玩他的玩具。这个时候朋友的孩子看到了,他一直以来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混世魔王。所以来了之后看到孩子玩的玩具跟他玩的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就直接上手去抢。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玩具被抢之后自然不会放手,所以就一直拽着,没想到后来朋友的孩子直接上手去打。

朋友看到了孩子这样一个行为之后,非常的气愤,当场就给孩子一个巴掌。给他讲了一堆的道理,结果朋友的孩子完全没听进去。反而直接大哭,还说要回去跟爷爷奶奶告状。朋友后来跟我抱怨说孩子出现这样的做法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每次跟他讲道理,讲他应该要怎么做的时候永远听不进去,这让他觉得非常的头疼。

其实孩子会听不进去家长所讲的道理,无论是硬教育还是软教育都起不到任何的作用,这个时候就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产生了误区。大部分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采取口头的温柔的教育或者说是直接肢体的暴力行为去给孩子直接的教训。其实这样的两种教育孩子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可是很多的家长会发现自己一直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所犯的错误,反复的强调应该怎样正确做的时候,孩子总是左耳进右耳出,虽然当时表现出来的是明白了以及紧张的情绪,但是没过多久之后又会犯同样的错误。

一、那么为什么家长每一次在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孩子总是置若罔闻呢?

▲1. 家长总是重复一件事情,过于啰嗦。

这应该很多的孩子都能够感同身受。直到现在问起孩子觉得最头疼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是父母的唠叨。很多的家长总是觉得孩子永远没有长大,所以一个问题要反复的在孩子耳边讲去重复才会心里有底,觉得孩子这样才能够记住。


其实这样恰恰犯了超限效应的误区。当你反复的去重复,过度的去说一件事,不仅不能够起到良好的效用,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孩子即便在听了父母反复的唠叨之后,却总是不能够记住,当成耳旁风的原因。

▲2. 家长的态度总是过于暴躁。

让孩子能够听进去自己所讲的话,听进去自己所要传说给他的道理,其实听进去自己所要传输给他的道理,其实都是有一个基础的大背景,就是要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但是家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所讲的道理,一定要给他展示出自己的硬态度。

看个案例:

前段时间坐公交的时候,听到了一段母子之间的对话。大概的内容是今天的演讲比赛上小孩子因为总是和别的同学交头接耳,不认真导致最后比赛的失误。而母亲很显然的对他这样的一个做法感到非常的生气,所以直接恐吓他回去会被爸爸揍。虽然那个孩子在车上表现出来的态度是非常恐慌和害怕的,但是很显然的,可以看到他也根本什么都没有听进去,只是沉浸在害怕的状态里。

▲3. 孩子所处的阶段正是叛逆期。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是难免会经历青春叛逆期的阶段的,而在这个阶段他们大多数和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听进去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而这个时候去给孩子讲大道理,给他拳头教育,其实对于他的成长来说并没有什么作用,相反的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既然如此,家长在给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怎样做呢?

1. 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

这其实所正好对应的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要给他良好的接受教育的安全感的大环境。家长应该明白的是,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如果一味地是恐吓教育,其实并不能够很好的让孩子听进去自己所要教导的内容。反而给孩子形成的这样一种恐怖心理,会在他的心理上蒙上一层乌云。在这一层乌云的笼盖之下,别的东西都很难能够听进去。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态度,即便是因为当时孩子所犯的错误的确很大,自己内心很气愤。但是也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一个温和的态度,给了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反而更能够听进去。虽然很难,但一定要去努力,而不是道理都清楚,但一发火就把道理抛之脑后,这样看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2. 要给孩子一定的反馈时间。

我们在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也是需要课余的时间去对这些知识加以巩固。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重视这样的一个反馈时间。不要急于一时,想着自己只要给孩子说清楚了,那么他必须当场就明白(这可能吗?或者说都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孩子,还需要家长教育吗?)。而是应该在给孩子讲完道理,教训完了之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反馈时间和思考的时间。

3. 注意主要讲重点。

孩子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听取父母所讲的道理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而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明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要详略得当,重点分明。这样也可以在保证孩子耐心的情况下,将所要传达的重点给他说清楚。毕竟对于一个成人来说,总是听完全没有重点的枯燥的内容,也是非常的磨人心智的,对于爱动有好奇心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路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误入一些歧途。而这些教育方式,更多时候不仅能够起到我们所预期达到的效果,反而会不利于孩子的教育,这个时候就应该正确的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措施和技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