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怕,大胆说话。在家时找本书大声的读出来,要一字一句慢慢读,练吐字清晰和胆量。对着镜子练。长时间坚持就会清楚了,贵在坚持比如,孩子说“喝水”时,会说成“喝-喝
现。我们不必过于着急。
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帮孩子提高言语流畅度:
1. 不要随便给孩子戴上“口吃”的帽子。孩子目前仍然处于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说话时会有一些不成熟、不流利的现象。即使孩子真的出现了类似情况,也可以通过欢乐舒畅的心理条件下自然解除。所以,您不必着急
2.减轻孩子的交往压力。一是要为他们创设适宜的语言学习环境,认真听孩子说话,使孩子形成安全感;二是不要让孩子认识到他们说话不够流畅,避免让孩子感到紧张。不能总是对孩子说:“跟我这样说”、“不要像这样说”。
3.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言语模仿榜样。家长和老师在说话时,可以语速放慢、语调平稳、吐字清晰有节奏,创造一种安全、平和的言语模仿状态。
4.给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让孩子有了一些进步以后,及时给予奖励。在您的亲切鼓励中,孩子的语言发展也就会越来越流畅了。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说话发音不清晰的原因,并给家长们推荐可以在家可以孩子做的相关训练。
排除生理原因,造成孩子语言发音不清的原因主要有:
1.感统失调:口腔触觉不足、听觉刺激不足或不当、语言概念不足、前庭觉发展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语言发展迟缓;
2.家庭带养方式: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从小让孩子吃流食,或添加辅食较晚较少,都会导致孩子口腔肌肉张力不足;
3.孩子模仿: 带养人说话不清,孩子又模仿带养人说话,家长却不及时纠正,导致孩子未能及时改正。
无论是感统失调还是家庭环境,都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困扰。也让家长担忧,所以趁着孩子的年龄还小,尽快把这个问题解决。
01、培养孩子良好的听知觉
“只有听得到,才能说得出。”听觉信息的输入,是孩子说话的第一前提条件。所以,加强对孩子听知觉的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听知觉,对于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极为有利和重要。
作为父母,平日里可以多和孩子互动,与孩子进行双向沟通,下达一些指令指挥孩子做事,加强孩子的听觉记忆能力和听说结合能力等。
推荐几个听觉训练的方法:
传递悄悄话:爸爸说完一句话,孩子立即进行用传递悄悄话的游戏形式,复述给妈妈听。
即时倒叙:运用数字或文字倒念的概念,比如说家长念123,孩子迅速回答321,或者家长念去上学,孩子要回答学上去。
延时仿说:让孩子回忆并准备复述刚刚听到的信息,比如听完一则小故事后,让孩子说出故事内出现了哪些制定对象,如什么动物或水果。
02、锻炼口腔肌肉,培养口腔触觉
说话用的是嘴巴,只有口腔内部肌肉张力正常,触觉感知能力良好,孩子才能够吐字清晰,语言流畅。
所以,家长平日多为孩子做口腔按摩,多让孩子做一些口腔肌肉锻炼,比如吹气球、嚼牛肉粒、吹口琴、扮鬼脸、模拟动物叫声等,以加强孩子口腔触觉的敏锐度和口腔器官(比如舌头)的灵活性。
03、加强认知训练,输入语言概念
有些孩子会发音,但因为词汇匮乏,也容易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这类孩子,往往很着急想要表达自己,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比如,孩子喝水的时候,不知道那是水,所以下次他想喝水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要说“喝水”。所以,父母应该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认知训练,多给孩子输入简短的语言概念。
04、强化孩子的前庭觉功能
前庭是大脑的门槛,所有视、听、嗅、味、触等感觉系统传来的讯息,都需经过前庭系统的过滤辨识才能最终进入大脑。前庭觉能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孩子在语言信息的过滤、传递、理解、判断等方面出现障碍。
所以,反过来讲,想要让孩子的语言发育良好,一定要强化他的前庭觉功能。家长可以通过旋转、摇晃、震荡、跳跃、抚触之类的游戏,刺激孩子的前庭觉发展等。
05、制造语言环境与主动表达机会
所谓对话,一定是有人与之相对来说话,所以,想要锻炼孩子的语言,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当然就是多多与孩子对话,为孩子制造丰富的语言环境了。
孩子最初的成长就是在模仿,如果没有人与他说话,没有模仿对象,他又怎么能学会说话呢?当然,还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事事代劳,要给予孩子主动表达的机会。
无论孩子说了什么甚至哪怕只是发出了声音,爸爸妈妈要立刻予以回应,可以是最简单的点头示意,也可以顺势启发孩子学着表达。
鼓励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述,创造足够的联系。比如,孩子看了动画片,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讲一讲里面的情节,模仿其中的任务,也都是锻炼口齿的有效办法。
人体是一部复杂的“机器”,所有的行为都需要依靠整体完整的感觉统合条件支持才能够正常表现。
所以,感觉统合是人体发展的能力基础,感统失调会影响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对感觉统合能力的依赖极强。
给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在全面改善孩子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口腔训练才能帮助孩子发展好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