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们中国绝大部分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中独当一面,还有一大部分将孩子的养育任务交给祖辈承担,而真正留给父亲的剩的少之又少。很多人说父亲就像一座山,沉默威严,很多家庭中父亲都是缺位的。孩子的每一次成长的惊喜,是母亲先发现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亲开口一字一字朗读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亲照顾陪伴的。曾听过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一句话:父母和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
很多幼儿期的孩子在需要得到情感依恋的时候,父母却总是缺席,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需要得到的陪伴都换来了彻底的失望,久而久之孩子已经习惯了独当一面,父母再来弥补式的陪伴已经毫无意义,那么父母的“保质期”早已过期作废了,孩子已经接纳不了过期的爱。曾经也有看过一个研究说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我们可以稍微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有夫亲陪伴的孩子,会成长得更优秀,他们更勇敢自信,待人处事大方得体,不会因为说错一句话就唯唯诺诺地不敢吭声;他们也更有自控能力,懂得该如何抵制诱惑,学会自律,保护自己;他们内心更具有安全感,不会因为一点挫折而自卑自责,也不会陷入没有人喜欢自己的思想漩涡里。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可相比家庭和睦,孩子成材,很多夫亲更向往事业成功。
& & & & 那在家庭中母亲是怎样进入一个母亲的角色呢?很多女性自从当妈后整个人的情绪状态都凌乱了,既要承担家务,还有顾虑工作,既要照顾孩子穿衣吃饭,还要教他写作业。生活,工作,孩子,各方面压力重重,情绪一上头,迁怒就变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候会忍不住大吼出声,有时会心累得面无表情,有时会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顿解气等等这些都是在各种压力下内心所承受不住的时候的时刻表现。但很多时候母亲情绪是发泄出来了,过会也就恢复正常了,但在孩子心里,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就像一个大魔鬼,令人不由自主的害怕。母亲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会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直到长大成人之后发现这颗种子已经长满一片心域,不断干扰着孩子的未来。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也在潜移默化中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走向。
& &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的成就,给予孩子多少金钱和资源,而是父亲能陪伴,母亲好情绪,这俩者缺一不可。孩子是一颗小树苗,需要耐心的陪伴,温柔的呵护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