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放养”并不是不教养,有的家长把“放养”当“放任”,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打工赚钱的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概不闻不问……教育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家庭中应尽量避免封闭式、隔绝式的“圈养”,也应摒弃无拘无束、放任自流式的“放养”——这都易导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问题儿童”。
孩子需要自由,但自由的前提是他不冒犯不妨碍别人;孩子需要被尊重,但同时他必须学会尊贵 别人,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地发展出同情心,学会识别并照顾别人的感受,孩子才不会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令人生厌的人。 场景一:早教课上,有那么一个孩子,不遵守秩序,乱抢别人的东西,不是推别的小孩一把,就是打人家一下,还总是抢完东西后朝人家吐口水。整个课堂,除了他的家长,别的家长都对其投之以厌恶的目光……
场景二:某婚宴餐桌上,有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每上一道菜总是先往自己的盘子里夹很多。碰到自己爱吃的菜,不管别人有没有正在夹菜就转动桌子,让别人的筷子尴尬的停在半空中。而离席时,他的盘子里还是满满的……
场景三:我们家的邻居有个十岁的小男孩,他们一家人每次开关门的声音都很大,常常把我家睡着的宝宝惊醒。小男孩下楼梯时动静就更大了。住他楼下的邻居们都非常不满。后来有一个邻居终于忍不住找他的家长说让他娃注意些,他奶奶满口答应的好好好,结果却从未见改正过,第二次再找,说绝对不是她家的娃娃,她孙子很乖的……
有人说,教养就是让人觉得很舒服。看看上面这三个孩子哪个能让人感到舒服呢?
如果你的孩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那么即使他有再高的学历,再迷人的颜值,再无人可比的技能,又有什么用呢? 相反教养是一种习惯,一种很自然的做事方法,处世之道。因此孩子的教养要从小抓起! 1. 不要总给孩子开脱 总是有一些家长,在别人指责自己的孩子做错事情时,挡在自家娃前面护犊子,理由无非是“他还是个孩子”,你们都是成年人,怎么能跟孩子一般计较呢? 然而,就算再小的孩子,你也应该教给他正确的是非观。正因为孩子小才需要教育,而不是以还是个孩子为理由,任由他犯错,任由他是非不分,永远不懂事下去! 2. 让你的孩子学会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平时吃饭时,很多家长总是先给孩子盛饭,长幼有序,尊重老人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教养问题,应该从小开始教会他。另外,再小的孩子也知道饥饱,跟他讲清楚吃多少拿多少,不够可以再拿,但是绝对不可以剩下。还有就是孩子再爱吃的菜,也不能全部让他独自享用,要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 3. 让你的孩子学会尽量不打扰到别人 当你的孩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时;当你的孩子在楼上乱蹦乱跳影响到楼下住户时;当你的孩子下楼梯惊扰到邻居时,你一定要严厉制止,并给他讲清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
;一个不知道为他人着想的人,是孤独的,是容易自私到没有朋友。而这个不为他人着想的人还总是打扰到他周围的人,扰乱了正常的社区圈子秩序时,他就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你忍心让你的孩子今后成为这样的人吗? 4. 为你的孩子找个年纪相仿的朋友 教养问题体现在与人交往中,所以如果能有这么一个年龄相仿的朋友,让你的孩子学会分享,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承受一些争执中产生的委屈,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他有个兄弟姐妹那就是极好的了,那样他会学会更多,比如担当、忍让、友爱等等! 5. 让你的孩子爱上阅读并使之成为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还有助于让孩子形成很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很多绘本就会教育孩子怎么与人相处,教会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其实,这就是教养的一部分。 书籍都是先哲伟人的心血精华,读好书能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让孩子以名人伟人为榜样要求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弥补父母自身不足的最好选择! 6. 先让自己成为有教养的好父母
正所谓言传身教,而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也就是说你嘴上说再多,不及你平时的身体力行的教育影响力的。想要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首先我们为人父母者应当就是令人不讨厌的人,否则你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所以一定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父母也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提升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教会孩子这些细节,将决定你的孩子是否有教养
1. 别人给你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地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 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5.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用。”
6. 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7. 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8. 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不要拿筷子敲碗。 9.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10. 送人走要说:“慢走。”
11. 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12. 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3. 不揭别人的短处。 14.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否则会显得很没礼貌。
15. 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16.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17. 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18. 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关门。 19. 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20. 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1. 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22. 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23.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24. 捡东西或者穿鞋的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25.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辩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26. 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27. 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 28. 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29. 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不要轻易告诉对方你的秘密。 30. 学无止境,不仅要学书本知识,更要学会怎么待人处事,社会远比你想像的要复杂。 31. 最勇敢的事情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生活。不要害怕欺骗,但要知道世界上存在欺骗。 32. 擦桌子的时候要往自己的方向抹。 33. 打电话接电话第一句话一定要是:“喂,您好!”挂电话的时候,对方如果是长辈,或者你的上司,那么就等对方先挂了你再挂。如果你自己就是长辈或上司,那就主动先挂电话,别让电话那边的人等。 34. 不随地吐痰扔东西,如果没有垃圾箱,就拎回家扔垃圾筒里。 35. 走路手不要插在口袋里。 36. 不管什么条件下,仔细刷牙,特别是晚上。 37. 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没有早餐也一定要喝杯水。 38. 停车要入位,给别人开车门留好空间,车头向前,方便离开。 39. 如果是弹簧门,不管是拉还是推,请先出后进。如果身后有人应主动把门扶好,防止门弹回拍到别人。别人为自己开门一定要说谢谢。 40. 有礼貌应该是对所有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馆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蹦乱跳,严重影响到他人,而孩子家长不但不制止,反而出言辩护:“孩子小不懂事,不要介意啊。” 把年龄小当做孩子的天然护身符,不顾他人感受,还要求别人无条件的包容自己的孩子,真的可以这样吗? 一、年龄小,不是胡闹的理由 由于孩子经历少,对周围的事物都非常好奇,在产生行为的同时又不知道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经常会做出一些让大人觉得“熊”的事情。 比如前几天和小侄女出去吃饭,等餐的时候,她爬到隔壁桌的沙发上玩,我们发现后急忙把她叫回来,告诉她不要打搅其他客人的用餐,应该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可小侄女在凳子上坚持了不到3分钟又跑到餐车下面拿了两个铁盖敲了起来,顿时整个餐厅都是“咣咣咣”的声音,我们赶紧制止,但是小侄女就是不依,不让敲就大喊大叫,无奈只能由着她。虽然心中对周围的食客有愧,但也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小侄女停止捣乱。 诚然,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是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但是家长如果一味的因为孩子小,就对孩子宽容、心软,那更是不可取的。虽然不需要在公共场合对孩子打骂,但是绝对需要寻求巧妙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让孩子遵守规矩、懂得自律。 二、熊孩子背后总是有一个熊家长 孩子小,爱玩,爱闹是天性,但也因为小,他们对于是非对错,并没有成人那么清楚明白。他们会凭着天真的本性做事,没有父母的引导教育,这些本性导致的后果,有些在成人眼里无伤大雅,但有些则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危害。新闻中曾经报道过一件事: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正在8楼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刀子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致使其悬在半空不敢动弹,后来还是消防大队紧急出动才将人安全救下。 面对警方的询问,小孩说,“我当时在看《喜羊羊》,外面钻机打墙的声音太吵,我就把绳子割断了。”更扯的事儿还在后面,孩子的爸爸在赔偿的时候,只肯赔偿一条安全绳! 孩子就像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往往影射出家中大人的品性。三、你不去教育孩子,总有人替你教育他 看到过一个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在餐厅吃饭,就因为儿子稍微调皮了一点就被打了一耳光!气得她现在还在发抖。原来,这位母亲带儿子去附近的餐厅吃饭,她儿子喜欢到邻桌到处跑跑看看,几次去骚扰吃螃蟹的邻桌,最后因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别人把手甩开后,动手打了这桌的人,结果被打回来了…… 这个母亲愤愤不平的原因大概是“我孩子小,调皮点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见识?”。他小,可做妈妈的你还小吗?你难道不知道约束一下自己孩子的行为吗? 孩子再小,总是要长大的。做家长的现在放弃了教育孩子的机会,以他小的名义原谅他,甚至要求别人原谅他。那么,有一天,当他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再做出一些不良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会对他再宽容了。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总有人会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时候不会后悔。 四、你可以宽容孩子,但社会不会 我相信还会有很多家长会说类似于“孩子长大了就会好的”的话,孰不知,在溺爱和错爱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同样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一个孩子喜欢钻研奥数,却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让我们感触很深。原来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仅因为迟到了五分钟就被解雇了。 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也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 在家我们可以原谅孩子、溺爱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从不会轻易选择原谅。孩子虽小,但却是有思想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学会尊重他人,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