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增设受理窗口。对内增设服务窗口,从原来4个扩充到8个,同时开设2个机动窗口,业务量大的时候,可保证有10个窗口同时受理,大大提高受理速度,缩短办事人员等候时间,确保受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和专业高效开展。
今年以来,区人才服务中心共受理《上海市居住证》积分1518份。二是整合优质资源。今年以来,区人才服务中心积极筹划整合原白猫分中心及临空分中心资源,将两个分部整合,在临空经济园区开设对外服务窗口,为园区内各类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业务实现了有效分流。三是推行一口受理。为方便企业和人才办事以及咨询,探索推进& 一口受理&,年初至今已有5个服务窗口实现公共人事业务& 一口受理&,到7月,10个窗口将全面实现& 一口受理&,进一步简化和优化业务受理流程。四是开辟绿色通道。针对每年春秋季入学时间、以及中考高考时间段,急着为子女就学而办理居住证积分的人群,提前做好预案以及通知工作,为他们开启绿色通道。据统计,4月至5月,人才服务中心受理因子女就学或中、高考而要求急事急办的积分材料近30份。问:上海办理居住证考中级经济师职称能加分吗?
答:中级经济师职称是上海居住证转常住户口及居住证加分(积100分)首选,也是最容易通过的职称考试。经济师考试实行以考代评制度,考过就是初、中级职称,不再要申请职称评定,和单位性质没有关系。注意:部分地区或是单位要求考职称英语和职称计算机。
全国经济师考试也称作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即经济师职称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初级资格(即初级经济师)和中级资格(即中级经济师)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国家人社部和上海人社局联合颁发相应级别,相应专业的经济技术资格合格证书。上海市教委获悉,截至2013年12月底,从上海高校和外省市高校共引进2013届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3.85万人,其中直接落户的占48%,申领《上海市居住证》的占52%,办理居住证已成为毕业生进沪就业的主要渠道。
&&&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量为17.8万人,与2013年基本持平。截至3月上旬,2014届毕业生总体签约率已超过20%,略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调研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非上海生源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总体较大。据介绍,上海将做好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继续引导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以申领《上海市居住证》为主渠道。上海市公安局人口办将实施一系列居住证办理便民措施,包括居住证自动签注、手机短信提醒服务、居住证办理信息查询服务等。
此次实施的新措施中,居住证首次实现自动签注。经信息系统自动比对,持证人实际居住地与已登记居住地址一致且符合签注条件的,系统后台将自动签注,居住证有效期限自动延长一年。
通过自动签注后,将会有手机短信告知持证人;不符合自动签注条件的,则以手机短信提醒持证人需到居住地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咨询办理。
另外,居住证办理过程的状态信息,如受理时间、受理状态、审核状态、审核未通过原因等,均可通过& 上海市民信息服务网(网址:https://www.962222.net)&中的& 居住证件查询&模块查询。以上信息也可拨打962222服务热线电话查询,全年无休。
上海市公安局提醒,持证人在办理自动签注时还应注意一些事项。一、公办中小学如何实施& 免试就近入学&办法?
据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辖区内常住人口的变化,做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学校设点布局工作,在生源预测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各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对口范围,确保每位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相应的学位。由于受本市人口出生高峰的影响,部分公办中小学校招生入学对口范围会有适当的调整。
公办小学根据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对口入学方案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及符合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府委托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免试招收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
公办初中学校或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范围与招生计划,采取小学划片对口,或片区内& 电脑派位&等方式免试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
二、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居住地如何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地登记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2014年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仍可在各区县公布的试点街镇办理居住地登记入学手续。长宁、闵行、浦东、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8个区县在全区县范围内试行,黄浦、徐汇等其他9个区县在部分街镇试行(市教委将在& 上海教育&网站上公布)。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如选择在试点街镇办理居住地登记入学的,先要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居住地登记手续并领取回执,然后携带户口簿原件、居住地登记回执、预防接种卡与入学告知书,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地点办理登记入学手续。#
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统筹安排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就学?
试点街镇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 就近对口入学&的原则,安排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如登记入学的学生数大于招生计划数时,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则按照& 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再统筹安排& 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各试点街镇的实际,参照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时间、与同住监护人的关系等因素制定实施细则,根据登记入培学通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 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本市集体户口人员子女参照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子女入学办法,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四、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从2014年起,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的办法,将与《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相衔接,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实施意见》精神,来沪人员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必须提供其父母一方在有效期内的《上海市居住证》;或者提供父母一方满2年及以上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有效的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要求父母一方提供满3年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连续2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起,要求父母一方提供满3年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连续3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
2014年起,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实行来沪人员到街道、乡镇开具就业证明的办法。
五、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如何办理入学手续?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在入学报名时,由其父母携带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满2年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有效的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灵活就业登记证明,以及原籍户口薄、适龄随迁子女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预防接种证,到居住证标明的居住地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就读,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其子女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
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时间,以2014年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文件公布的时间为准。(具体详见& 上海教育&及各区县教育门户网站)
六、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如何统筹安排随迁子女就读?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结合本区县实际,依据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分值、持有灵活就业登记证明的先后顺序等因素,统筹安排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委托的以招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就读。
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条件的随迁子女小学毕业后,仍需在本市就读初中的,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市初中入学办法,统筹安排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初中学校就读。初中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随迁子女就读本市高中阶段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七、来沪人员如何办理《上海市居住证》?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申办实施细则》规定,在本市就业、投资开业、就读、进修以及投靠具有本市户籍亲属的来沪人员,符合 & 合法稳定居住&和& 合法稳定就业&两个基本条件,可携带相关证明材料以到现居住地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居住证》,《上海市居住证》由上海市公安局统一签发,每年签注一次。(具体咨询:本市区县各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八、目前有哪些来沪人员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
按照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关于对& 医院外来护工&等四类来沪人员试行开展灵活就业登记的通知》规定,目前本市已有& 医院外来护工&、& 来沪家政服务人员&、& 无雇工的来沪个体工商户&、来沪农业从业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 这4个行业、5类来沪人员被列入灵活就业人员登记范围。上述人员应当达到符合& 合法稳定居住&和& 合法稳定就业&两个基本条件,并持有《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的基本要求(具体政策可拨打& 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电话咨询,或者登陆&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www.12333sh.gov.cn)查询)。#
九、来沪人员如何办理灵活就业登记?
符合灵活就业登记条件的来沪人员,先到行业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开具行业& 灵活就业证明&(简称& 行业证明&),再携带个人身份证、《上海市临时居住证》、行业证明等材料前往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灵活就业登记。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向符合条件的来沪灵活就业人员免费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来沪灵活就业人员专用),并注明灵活就业登记起始日期。每次灵活就业登记的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满后须重新办理。(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可拨打& 12333&服务电话咨询,或者登陆&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www.12333sh.gov.cn)查询)。
十、民办中小学如何实施网上报名?
2014年,本市民办中小学招生仍实行网上报名办法。5月1日至5月7日,各区县、各民办中小学校开通网站接受学生报名。报名学生统一填写网上报名志愿表,获取网上报名号,作为参加学校面谈和录取的依据。各民办中小学校一律不得借组织学生校园体验、报名登记之名,擅自提前进行招生;一律不得收取学生家长所提供的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拒收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一律不得与社会举办的& 小五班&及教育培训班挂钩。
十一、民办小学招生有哪些新举措?
为促进民办小学依法自主招生,满足适龄儿童的家长理性、有序选择民办学校的需求,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2014年将进一步加大民办小学招生改革力度。具体举措是:在民办学校实行& 三个统一&(即:报名时间统一、面谈时间统一、录取时间统一)的基础上,实行& 两个限定&、& 两个公开&的办法。
& 两个限定&:没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小学限定在本区域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小学可面向全市招收寄宿学生,跨区县招生人数由学校与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商定后向社会公示;每个适龄儿童限定填报2所民办小学。
& 两个公开&:民办小学招生简章要公示学校办学基本情况、招生对象、招生计划、招生程序、收费标准等内容,并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开;民办小学面谈过程向市、区县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民办小学统一面谈时间为2014年5月10日。面谈后要及时告知家长录取情况,提醒学生家长及时将& 入学告知书&交给学校进行确认。民办小学的招生录取工作在2014年5月25日前完成。
十二、民办中小学校如何确定面谈人数?确定面谈的内容与方式?
当报名人数超过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填报志愿、电脑派位等多种方式控制面谈规模,并通过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由于民办学校的功能是满足市民多元教育需求,在不看& 豪华简历&以及各类竞赛证书的前提下,各学校会依据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通过活动考察、面谈交流等双向选择的环节,从道德行为、学习习惯、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择学生。虽然选择重点不同,但看重的是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突击& 应试&,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性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参加民办学校面谈的学生凭网上报名号,并携带户籍证明(或居住证件)、《居住地登记回执》;参加初中面谈的学生还须携带《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民办初中统一面谈时间为2014年5月10-11日。招生录取工作也须在2014年5月25日前完成。
十三、2014年的体育和艺术特长生招收工作有什么变化?
本市小学一般不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倡导学校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各区县初中学校体育、艺术特长生招收人数严格控制在预备年级学生总数的5%之内。各区县教育局、各有关学校要将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办法、录取名单进行公示,接受家长与社会的监督。
十四、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报名、初中招生时间?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统一报名时间为:2014年5月17——18日,具体报名地点请各位家长注意查询各区县教育门户网站,以及各学校张贴的招生通告。公办初中招生工作在5月25日各民办中小学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后进行,由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小学对口或划片电脑派位的方案。
2014年6月30日,为全市公办小学、初中受理就近入学学生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
8月15日前,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向已经报名录取的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十五、跨区县就读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学毕业考试该在哪里考?
跨区县就读的本市户籍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如:一学生小学在杨浦区就读,户籍在黄浦区,该学生应参加杨浦区小学的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选择回户籍所在地黄浦区就读初中,也可选择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杨浦区就读初中。由学生家长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填写《回户口所在地就读申请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