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未来的丰人翁,是父母心中的寄托,但他们也是危险环境中最易受到伤害的人,一是因为孩子们的需求易受社会大众忽视;二是因年纪小,独立生存能力不强,知识和先天体能都很有限,他们不能在大环境中保护自我。所以儿童的安全实在有赖于大环境的提供以及成人的重视。
据说,国外有位富翁教育子女的方法比较特别,一次,他的小孙子蹒跚着想扑进他的怀抱中,可是当孩子接近他时,他原本张开的手臂收了回去,孩子摔了个跟头,哇哇大哭。旁人不解地问他原因,他坦然自若地解释,如果给孩子过多的抚爱和安慰,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也容易轻信别人。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看采是有点残酷和不可思议,但这个孩子后来继承了他的产业,并发展得很好。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父母身上,肯定会引起家庭其他成员的严厉指责,甚至可能会导致家庭的“全面战争”。
我们虽不赞成这种在心理上不易让人接受的教育方式,但它却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了许多启示,现在的父母们是否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与上一辈人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别呢?比如,现在的父母更容易担心和害怕了,孩子小时,担心生病,营养不良;孩子上学了,担心孩子未来的前途,忙着“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外出,担心他的安全。为了孩子,现在的父母确实生活得太累了!延迟满足是发展心理学的概念,是由罗滕伯格提出来的,这是研究儿童自我控制的行为。所谓延迟满足,指的是学会即时满足,学会等待,对于人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协调人际关系等都有巨大的帮助。
影响延迟满足的因素有三点:一是认知策略,二是榜样作用,三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如果一个家庭教育有序,父母也能做到这方面的榜样,并且能够让孩子多参与其他感兴趣的事情,把奖励等事项转移开,那么就能让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因此要学习延迟满足的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会的,而是长期的行为养成中得到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显著提高其水平。
如果觉得这方面不足,想要培养它,可以有以下的办法:
一是注意转移。比如你要购物,要买东西,你看到合适的东西就想买买买,但是会容易激动,忍不住毁手,这时候就在买完之前的东西以后,中途做到一半,开始转移去做其她感兴趣的事。
比如你喜欢逛街,就出去逛,想去看电影,就去看,把认知分散,不要把认知放在一个脑袋里,而是兴趣分散一些,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等到你享受完其它的事物,就会觉得买东西的行为可以控制了。
这个过程需要训练,最好的就是自己列个计划,或者在别人的督促下强制进行。
二是自我反省。遇到问题,先冷静下来,在一张纸上或者电脑上进行记录,给自己敲响警钟,每当自己要疯狂地做某些事情无法控制时,就把头脑发热的过程稍微冷却,形成“强制”的想法,我不能这么做,不要这么做等,长期对自己进行自我控制。
三是找寻榜样。身边找一个导师,这方面能力比较强的,他做什么,你就跟着学,并且设下计划和任务,甚至有趣点还可以打赌,比如说我完成这项延迟满足,你给我多少奖励等,双方进行比赛。
当这种榜样的作用体现时,就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培养自己观察以及控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