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官方网站& 中国上海&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其中明确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以内,要求& 完善居住证、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直接落户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积分落户政策&。
此次公布的意见明确要统筹考虑人口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体系建设、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以内,综合解决人口总量、结构、布局问题。
意见要求,优化特殊人才引进通道,做好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落户和留学生落户政策的平衡衔接。同时,完善居住证、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直接落户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积分落户政策。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达到规定标准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上海市常住户口。(记者周凯) 【财新网】(记者 周东旭)基于全国63个样本城市的户籍开放程度评估,4月29日发布的《社会体制蓝皮书》得出结论,& 北上广深&一线超大城市和沿海旅游城市开放度最低。得分最高的是北京市为0.9268分,是被评价城市中户籍开放度最低的城市,得分最低的是浙江省金华市,得分为0.0244分。
从排名来看,户籍开放度最低的1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市、上海市、三亚市、广州市、深圳市、海口市、天津市、苏州市、青岛市、西安市。
该分报告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副研究员刘金伟和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徐乐执笔。《社会体制蓝皮书》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报告指出,积分制提供的入户机会有限,& 北京市开始在通州区率先试点积分制改革,但同时又实行户籍指标总量控制,在户籍指标逐年降低的情况下,积分制实际上只具有象征意义。&报告统计发现,从上海、广州、深圳市等已经推行了积分制的超大城市来看,通过积分制获得户籍的人数非常有限。
户籍开放程度评估分夫妻投靠、购房、投资、纳税、就业五个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面根据评估内容设置了10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根据具体的入户标准和条件设置了若干个评估指标。
报告还指出,户籍开放程度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除了与城市的规模、功能定位有很大关系外,还与城市所在的区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报告评估发现,按传统区域比较,户籍开放程度得分最低的是华南地区,该区域城市户籍开放度平均分值为0.4166,其次是华东地区,平均分值为0.3070,开放度最好的是华中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按照地理区位比较,户籍开放程度最低的是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户籍开放程度的平均分值为0.3538,其次是以上海、广州和深圳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户籍开放程度的平均分值为0.3335,再其次为西南地区,户籍开放程度的平均分值为0.3163。户籍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报告总结,&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对入户条件要求比较高,而这些地方也正是外来人口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城市对入户条件的要求比较低,而这些地区主要是外来人口流出地,虽然也吸纳了大量本地农村人口进城,但人口压力相对要小。&
报告分析,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难度比较大,是与户籍制度背后附带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人口净迁入越大的城市,越倾向于设置较高的入户门槛以防止人口过量的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