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人才引进

马光远:446家房企破产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才引进
  • 2023-08-19
  • 浏览

摘要:我的预判没有改变,那就是,明初,本轮房地产调整的周期基本告一段落,一线及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会迎来一小波反弹,但是,房价像过去一样大涨乃至暴涨的概率等于零,投资房地产仍然要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这些地方有购房自住需求的其实过完春节就可以关注市场的变化了。

&

外汇天眼APP讯 : 这两天,一个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报道刷屏: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20日,房地产开发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

房地产企业破产这种每年都发生的稀松平常之事,为什么今年引发了大家巨大的关注。这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效应而已”。

在市场下行的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市场的过度解读,不仅仅是房地产市场。

其实,即使在房价大涨的年份,房地产企业每年破产关闭的数量也在300家左右,今年相对于同期,房地产企业倒闭的数量是有所上升,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正常范畴。

马光远:446家房企破产究竟意味着什么?(图1)

&

房地产企业关闭的情况很多,有些是壳公司,主动关闭,有些是被重组,有些是项目烂尾。真正经营困难倒闭的并不多。不能因为今年又400多家房地产企业倒闭,就据此认为房地产的寒冬到了。

对于未来的房地产行业,我在以前观点的基础上,再做几点解读:

第一,只有当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破产关闭比例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才可以认为这个市场的确进入了真正的寒冬。

看市场的温度,要看头部企业,至少要看这个行业的100强企业。中国房地产企业100强占整个房地产企业的份额超过一半接近2/3,百强企业如果出现接二连三的倒闭,整个市场的温度可想而知。

今年除了极个别的企业,如银亿集团比较大,其他倒闭的房地产企业基本是闻所未闻的。

第二,房地产行业的兼并重组一直没有到来,这很奇怪。

一个行业发展到平稳阶段,告别高速增长之后,行业的洗牌和兼并重组将成为行业进行自我调整的主要方式。

一些企业在今年如此严厉的调控下仍然选择扛着,为什么?就是赌政策放松之后,行业会迎来新一轮的反弹,警报解除,春去春又来。政策跷跷板周期,让这些企业即使再困难,也会选择坚守,除非资金链已经到了断裂的边缘或者已经断裂的。

第三,一些企业对下一波房地产周期有严重误判,还沉浸在“白银时代”的美梦中。

我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不断强调,中国房地产的下一个周期没有什么白银时代,任何房企赚钱的历史结束了,行业暴涨的周期也结束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结构、盈利模式以及区域动态和过去的周期已经完全改变。

我倒是同意这个说法:不是房地产行业不好做了,而是你的房地产观念跟不上时代了。

第四,房地产企业仍然有退路。那就是,以价换量,彻底转变对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期和思维。

我们预计,随着年底的到来,很多房地产企业会通过降价的方式冲量,整个市场在年底应该会有全国性的一波降价促销潮。

从上个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看,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已经超过了35个。

当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超过50%的城市时,意味着市场真正的转折点其实已经到来。这个时候,整个市场的实际价格已经调整了20%左右。

二手房价格的调整会推动新房价格的调整,新房的降价潮是可以推动大量的有实际需要的购房者入市的。

第五,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其实也到了一个“拐点”。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出台房地产调控措施415次,去年全年是450次,调控的严厉程度超过了预期。

其实,从去年到今年整个市场本身的调整幅度很大,北京、上海二手房市场房价调整的幅度远高于统计局的数据,市场整体已经完全降温,房价上涨的预期基本已经打掉,房地产的预期已经完全逆转,除了少数一些补涨的或者房价整体仍然偏低的城市,大量的城市投资房地产已经没有太大的收益,也没有多少人炒房。

第六,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最大的风险是金融机构对房企融资的管控。

央行7月29日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座谈会 “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信贷资源较多,各类银行要转变传统信贷路径依赖,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

央行8月2日又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资金管控。

央行8月25日发布公告,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首套房贷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报价,二套房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报价加60个基点。

如果监管层对房地产融资的态度不变,,才是大房企最艰难的时刻。

我过去劝一些开发商认清形势,对市场下一波周期要有正确的认识,但过去多次冒险的成功已经让他们很难听得进去风险的提示。

第七,房地产高杠杆时代结束了。

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行业负债率在70%以上,负债率超过80%的企业比比皆是。

这是过去房地产高增长时代的主流玩法,但这种玩法本身需要很高的周转,需要“日光盘”等来配合,一旦去库存速度慢下来,一旦房子卖不出去,立即就会面临生死存亡。

第八,购房者怎么解读这个信号?千万不要以为房地产不重要了,房地产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地位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房地产行业的冷暖牵动着中国经济的各种神经,一下子把这个行业打垮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很大,最理性的选择就是用时间换空间,而不是人为打破博弈的平衡。

我的预判没有改变,那就是,明年年初,本轮房地产调整的周期基本告一段落,一线及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会迎来一小波反弹,但是,房价像过去一样大涨乃至暴涨的概率等于零,投资房地产仍然要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但是,这些地方有购房自住需求的其实过完春节就可以关注市场的变化了。


&&
苏州外地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及申请指南
【导语】:苏州本地宝为你带来苏州外地人才引进落户相关信息,包括苏州外地人才引进落户政策、申请所需材料、流程、地点等信息。

  申请对象:

  1、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一级或者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的人员;

  2、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二级或者本科学历,且年龄男性40周岁、女性35周岁(紧缺专业、急需的年龄可放宽至男性45周岁、女性40周岁)以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3、具有职业技能等级三级或者大专学历,且年龄在30周岁(紧缺专业、急需的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以下,被市区单位合法聘用,连续工作满2年以上,同时段参加社会保险,并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人员。

  申请材料:

  1、人事(职工)档案

  凡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前参加工作及已建立职工(人事)档案的人员应当提供,职工(人事)档案应当完整齐全、真实有效。

  2、人才引进落户登记(备案)表

  所有表单由接收单位或个人如实填写,本人签字,单位核实后加盖公章。《苏州市人才引进落户登记表》或《拟调人员呈批表》(一式一份),可在我中心网上申请审核通过后,直接下载正反面打印在A4纸上,并由本人签字和加盖单位公章。

  按紧缺专业、急需放宽年龄办理的,用人单位应提交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拟引进人员的技能和引进理由等方面的书面报告。

  3、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证明

  ⑴、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提供: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和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注册备案的“在线验证码”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原件),无注册备案信息的应提供学历认证“报告编号”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和复印件)。

  ⑵、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提供:《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及《苏州市人才引进职称证书审核表》(原件)(表格由本人填写签字确认、引进单位、人才服务中心盖章后,带证书原件、评审表(初定表、备案表)或批准文件到苏州市人社局专技处办理审核手续);

  ⑶、具有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提供:《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和相关证明材料(人社部职业资格证书查询网页的打印页面或证书发证机构出具的证书证明)(原件)。

  4、户籍证明

  ⑴、本人及随迁人员迁出地(原户籍地)的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原件);

  ⑵、迁入地的户口簿、苏州市区《不动产权证》(或房产证)、用人单位集体户首页(原件和复印件)等。

  5、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提供社会保险缴费满一个月及以上(具有职业技能等级三级或者大专学历人员连续缴费2年及以上)的参保证明(以实际到帐为准)。

  参保地为市区的可提供个人编号、园区的提供《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原件)。

  6、婚姻证明

  已婚人员提供《结婚证书》(或婚姻状况证明),离异人员提供《离婚证书》、协议或法院调解、判决书等其他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7、子女随迁证明

  提供随迁子女的出生医学(家庭关系)或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8、引进现役军官配偶

  提供经苏州市人社局军官转业安置处(军转办)审核同意的《现役军官家属人才引进审核表》(原件)。

  9、其他规定的材料。

  申请流程:

  1、申 请

  (1)有主管部门的接收单位,由接收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县、处级单位)提出申请,主管部门初审后发《商调函》,本人持《商调函》前往原档案保管单位办理档案转移等手续。到档后通过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平台,提交相关信息。

  (2)无主管部门的接收单位,可直接登陆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由单位或本人带身份证到我中心一楼大厅公共服务窗口签发《调档函》。本人持《调档函》到原档案保管单位办理档案转移等手续。

  [无网上服务平台申请账号的,凭单位介绍信及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到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公共服务窗口咨询办理。]

  2、审 核:

  由接收单位将申报所需材料,报送至市人才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公共服务窗口审核。

  3、调 动:

  审核通过后,市人才服务中心签发《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等,由本人办理户口迁移等手续。

  提示:

  1、凭《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先到户口迁入地的区公安分局或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准予迁入证明》,然后持《准予迁入证明》到迁出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证》等迁出手续,再凭《户口迁移证》等材料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户口挂靠在市人才服务中心的人员,可凭《户口迁移证》等材料到苏州人才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取号后,按序办理人事代理和户口挂靠手续。

  2、对于在市区大专院校就读户口迁入学校的毕业已满两年的毕业生、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不再要求将申请人户口迁回原籍后再申请落户。可凭《苏州市人才引进落户通知书》和《户口登记表》等材料到迁入地的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