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为什么爱因斯坦坚信: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eric 时间:2025-08-30
导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时空和引力的理解,让人类对宇宙有了真正的认知。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刻的哲学思考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时空和引力的理解,让人类对宇宙有了真正的认知。

他不仅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深刻的哲学思考者,他的许多言论超越了科学范畴,触及命运、自由意志和宇宙本质。其中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就是:上帝不掷骰子,这暗示宇宙运行如同一场精密的剧本,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么,为什么上海金山居转户,undefined爱因斯坦会这么说呢?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源于他坚定的决定论信念。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件都由先前的因果链条严格决定,没有真正的随机性。只要我们知道一个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如位置和动量,那么就能精确预测其未来的发展。

而这一观点深深根植于经典物理学中,经典物理学告诉我们,宇宙的一切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比如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行星的运动轨迹,来确定未来某一刻的位置,或者对发射航天器的轨道计算。后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进一步强化了经典物理学。他将引力描述为时空弯曲的结果,也就是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这是一个高度有序、因果严密的宇宙。

因此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掷骰子,世界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不过这种安排”并非由人格化的神明操控,而是由自然法则主导。就像光速是宇宙的极限速度一样,法则限制了速度的极限。

然而爱因斯坦的决定论在20世纪20年代遭遇了最大挑战,他就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现象。这一新兴理论由尼尔斯·玻尔、海森堡等科学家发展。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状态不再遵循经典物理学,而是随机性的,也就是粒子的运动状态变成了概率和不确定性。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指出,我们无法同时精确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只能用波函数来描述,这意味着粒子的行为我们无法预测。比如电子的跃迁、放射性衰变我们都无法提前预知。

由此爱因斯坦对此强烈反对,因为他一直坚信宇宙是确定性的,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现象都有迹可循。他认为,量子力学的概率性只是暂时的不完整,背后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规律。而波尔则回应:不要告诉上帝怎么做。

1935年,爱因斯坦与波多尔斯基、罗森发表了EPR佯谬论文,试图证明量子力学不完备,并且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来反驳,在这个思想实验指出,当一个粒子衰变成两个纠缠粒子,即使相隔遥远,那么只要我们测量一个粒子的状态会瞬间影响另一个,这显然违反了相对论的因果性。于是认为量undefined子理论缺少隐藏变量,也就是某种未发现的确定性机制。

爱因斯坦深信,宇宙的“安排”源于深刻的因果法则,而非像掷骰子一样依赖偶然。这反映了他对统一理论的追求,也就是一个能融合相对论和量子的大统一理论。

当EPR佯谬发表之后,以哥本哈根诠释代表的波尔则开始了反驳,认为量子纠缠其中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成独立部分,同时粒子的状态是因测量而决定,也就是说测量本身会影响粒子的状态,而非超光速所传递。

这是一个非定域关联‌,即对任意一个粒子的测量都会瞬间确定其他粒子的状态,比如当我们测量一个纠缠的粒子,如果说其中的一个粒子的自旋状态为上,那么另一个必然是为下。这就是非定域性。

后来在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提出贝尔不等式,并通过大量贝尔实验验证了量子纠缠真实存在。从而支持量子力学的概率性,而非爱因斯坦的隐藏变量理论。尽管如今量子力学主导现代物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爱因斯坦的质疑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进步。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