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说说上海早年的金饭碗、铁饭碗、泥饭碗

在沪上学
  • 2023-08-27
  • 浏览

摘要:民以食为天,上海人很看重手里那只“饭碗”。因为人们工作,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所以,上海人又把职业(或叫“生活”)称作“饭碗”。”网易新闻APP上海频道直播:从“人才新政30条”看上海落户新动向地址:h...

民以食为天,上海人很看重手里那只“饭碗”。因为人们工作,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所以,上海人又把职业(或叫“生活”)称作“饭碗”。”

网易新闻APP上海频道直播:从“人才新政30条”看上海落户新动向

地址:http://c.m.163.com/news/l/98194.html?spss=new海归落户上海 undefinedsapp&spsw=1

老一辈上海人对此更加敬畏,还把职业叫做“饭碗头”。找到工作,就说“寻着饭碗头”;失业回家,便说“丢脱饭碗头”,或说是“敲碎了饭碗头”。那时师傅见学徒偷懒,就会一边敲他“麻栗子”,一边警告:“你手里的饭碗头还要不要?”

工作就是“饭碗”,这与“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原则完全一致,体现了上海人看重“生活”、自食其力的敬业精神。

上海很早就百业俱兴,同样undefined是一份工作,薪酬待遇不同,“含金量”就不一样。因此,上海人手里的“饭碗头”,也自然分成好几等:”银行、海关、洋行、政府机关等处,工作人员坐大楼,薪水多,待遇好,被称作“金饭碗”“银饭碗”。

铁路、邮局等处的职员,身穿制服,收入稳定,也很令人羡慕,手里捧的是“铁饭碗”。

在工厂、学校等国营部门工作,被称作“公家饭碗”。

为个体老板打工,则被称作“私人饭碗”。

郊区镇上,社会分工其实也很细,“饭碗”添上职业色彩,叫法上也很有趣。譬如说,铁匠师傅整天打铁,人们就说他捧的是“铁饭碗”;木匠一辈子弄木头,他手里那只就是“木饭碗”;铜匠师傅是“铜饭碗”;石匠师傅是“石饭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知青到了乡下,整天跟泥土打交道,所以,我们手里捧着的,当然就是一只“泥饭碗”。

原标题:泥饭碗

来源:彭瑞高/文,嘉定发布公众号

多信息欢迎关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APP媒体号:来到上海、了解上海

QQ、微信公众号:luohushanghai、来到上海,微信公众号文章下方开通留言功能,有问必答

网易号:来到上海,开通直播(周四晚上)功能,在线解答居住证积分、居转户、人才引进、随迁子女教育等问题,网易新闻APP上海频道

头条号:来到上海 QQ交流群: 488792870(积分达标方案) 364646157(落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