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学习成绩需要关注,习惯和性格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们万万不可忽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因为年纪小,难免会说错话或者做错事,这个时候父母的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这是不可避免的,而很大一部分家长并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发现孩子犯错了第一反应就是责骂,有时候甚至认为孩子的错误不可饶恕就动手打孩子……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孩子那么小,也有自尊心吗”,当然有!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很有可能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从小留下不美好的童年记忆,长大后就会有敏感、自卑等心理产生。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孩子长大后的性格都是由小时候父母的一些行为造成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非常重要,有很多因素会决定孩子的性格,有时候家长不经意说出口的一句话,就会给孩子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说孩子的性格不可能由一句话决定,但是如果一句话父母反复讲,孩子当然会印象深刻。
比如说,孩子每次犯了错,父母都会责骂“你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想:我是不是真的很笨?反之,如果孩子犯错后,父母采取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以后你会做得更好的”,孩子就会得到一种积极的正能量,慢慢养成乐观的性格。
那么,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责骂的孩子的坏处,以及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的区别,提供几个值得借鉴的处理方法,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大家说出了这样三种不同的结果:
(1)自我否定
经过家长的责备后,自己就认定了自己确实是无能的,或者确实是个坏孩子,承认了家长给自己贴的标签,并贴着这个标签继续学习和工作。总感觉这方面不如别人,自卑。甚至严重的会自暴自弃。
(2)取悦
有些人则害怕再次做错而受到羞辱和惩罚,从而决定不再冒险。大多数的我们,会选择这个方式。我们虽然改正了错误的行为,却不是发自内心的改正,而是为了避免羞辱。
(3)逃避
还有另一些人,会尽量掩盖自己犯的错误,并想尽办法避免被抓到。他们或者怪罪别人,或者撒谎逃避……
这三个方向,都是我们期望的吗?
对“犯错误”之后进行的责骂和惩罚,带来的这三种结果,会帮助孩子更加独立、自信和优秀吗?
大家都回答:“不会的。”
可是当我再问:“那现在,你们成为了父母,你们的孩子犯了错误,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大多数家长想了之后回答:“基本是像我们的爸妈对待我们的方式,在对待我们的孩子。”
这就是一个循环,一个不太好的循环。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感到羞愧。”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要求自己和别人,尤其是要求我们的孩子。其实,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我们要有勇气改变我们队“不完美”的执着信念。
当父母就孩子的错误传达给孩子的是负面信息时,父母们常常是好意。父母们担心,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却不让孩子受到责难、羞辱和痛苦,那就是在娇纵、溺爱孩子。
其实,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那我们的这种担心就会少很多。
无论是孩子或者大人,在为这个错误承担责任的时候,心里也会轻松很多。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解决和改善问题”上。
这就是正面管教中一个非常好的育儿工具,叫“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我用两个例子来说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一)淏仔因听写不会写发脾气
我的儿子淏仔上三年级了,这两年多的小学家庭作业中,经常会有听写作业。
在他上一年级我给他听写时,如果他都会,写的都正确,他就会非常高兴。但是如果遇到他不会写或者写错的字超过两个,他就会非常沮丧、或暴躁甚至哭泣。
我那时已经学习了正面管教,我会在他情绪糟糕的当下,抱抱他,摸摸他的头,以缓解他的沮丧感。
当他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对他这样说:“淏仔,你觉得老师布置听写作业是为什么?”
淏仔说:“不知道。”
我继续引导着问他:“你觉得老师只是为了让你们多写点字,还是为了让你们会写这些字?”
淏仔想了想说:“让我们会写。”
我:“那如果我们全部都会写,听写的意义还有吗?比如,每天听写一二三,听写一百遍,你觉得有用吗?”
淏仔嘿嘿地笑了,说:“没有用。”
我:“我们听写出现了不会写或者写错的字,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今天听写又有了收获,又找出了一个自己不会的字,那我们就可以把不会写变成会写,就又进步了有些新收获,对不对?”
淏仔点点头:“嗯。可是我还是想要全部都会写,遇到不会的我就难受。”
我笑着与他共情:“妈妈也希望全部的字都会写,什么时候听写都全对。哈哈……”
淏仔也跟着笑了,然后就平静的去把不会写的字写了五遍。
当然,只沟通一次,不会马上就见效。
第二次听写出现他不会的第三个字之后,他又崩溃的大喊:“都三个字不会啦!太生气啦!”
我只是简单的和他提了一句:“淏仔,还记得妈妈说过那个写错的新收获吗?”
淏仔听到后,情绪就会好很多。
现在到了三年级,在这件事上情绪已经非常平和了。
当然,也因为他能正确认识到听写的意义、写错字是进步的好机会这些道理后,能正向的看待这个问题,面对自己的错误,然后去改正去进步,所以,在班级听写后,老师发布的听写全对的名单上,经常会出现他的名字。
我很为他高兴。
(二)淏仔与妹妹打架
有一天,我在厨房做饭,听到两个孩子在客厅大吵了起来,等到赶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发现玥玥正在打哥哥,而哥哥正在试图攥住妹妹的手,不让她打。
我拉开他俩,弯下腰来问:“孩子们,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玥玥说:“哥哥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就用了我的水彩笔!”
淏仔说:“上一次,你用我的橡皮泥,也没问我就自己用了,我都没有生气,你为什么就要生气?”
玥玥:“这盒是我最喜欢的水彩笔!你就不能用!用了我就生气!”
说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了原因。
我先逐一安抚他们的情绪。
我抱抱玥玥,对她说:“看到哥哥不经你同意就用了你最喜欢的水彩笔,你感到很生气,是吗?妈妈知道了,相信哥哥也知道了。妈妈抱抱,好吗?现在心情好些了吗?”
得到玥玥肯定答案后,我对淏仔说:“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惹妹妹生气的,你没想到会这样,对不对?被妹妹打了两下,是不是心情也不太好?来,妈妈抱抱。”
等到两个人都平静下来时,我问他俩:“今天发生这样一件事,让大家都不愉快。妈妈看到你们这样,也有些担心。我们现在想一想,从这件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下一次怎么做会更好一些?”
淏仔大一些,理解比较快,先回答道:“下次我用妹妹的东西,就先问问她,她同意了我再用。但是,如果以后妹妹要用我的东西,也要问问我。”
要求公平,是正常的。
我笑着对淏仔点点头,然后用鼓励的目光看着玥玥。
玥玥想了想,说:“我不应该生气了就打哥哥,哥哥对不起。以后,我再用哥哥的东西,我也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我看着他们两个这样说,特别欣慰:“真好,看到你们自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真为你们高兴!我们从这一次的矛盾中,又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两个吵的情绪糟糕的孩子,经过我们这样一问一答的,能感觉到自己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笑容爬上脸颊,连腰杆儿都挺直了,估计他们是感觉到成就感了。
打架了,只对孩子进行批评和惩罚,只会让孩子们情绪收敛压抑,如果批评不当,还会影响了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
但是,从错误中学习,把犯错误看成是可以让孩子们成长的一个机会,心态就会很放松,责难孩子的想法就会消失。同时,孩子也真的会从这件事中得到他们的收获。
得到收获、问题得到解决,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而发脾气、惩罚孩子,不是我们最终目的。对吗?
所以,我们要放下那种“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让孩子难受”的错误执念。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在不同的事件中得到成长,变得更好!
当然,犯错误后,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是需要教孩子承担的。但这不意味着要在羞辱孩子、责骂孩子的情况下,让孩子被动的承担责任;而是我们和孩子站在同一战线,鼓励他引导他主动的承担责任。
直到现在,我的两个孩子还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偶尔吵个架。
因为孩子每天都在变化,每天做的事情也在变化。